深圳灣口岸及珠海拱北口岸昨起試行「免出示證件」通道,以「刷臉」過關,毋須出示回鄉證等「刷證」,記者實測只需6秒便完成程序;惟首日試用不少人不熟運作,例如不知要在屏幕按「同意」鍵等,令過程「因快得慢」。有港客讚新系統較以前方便,冀盡快擴至其他口岸。
年滿14歲、持有效回鄉證的港澳居民,或持有效往來港澳通行證的內地居民,以及多次逗留、探親、商務等簽注人士,昨日開始可於深圳灣口岸及珠海拱北口岸使用「免出示證件」通道進入內地。
關員:系統仍需調整
記者昨日中午抵達深圳灣口岸入境內地大堂試用新裝置,除原有「人工通道」外,自助的「快捷通道」均已加入「免出示證件」功能,現場有職員叮囑旅客,如本身已有使用快捷通道,不用另外申請;否則,須先到「邊檢快捷通關訊息採集」處登記,始能使用新裝置;有關裝置除支援人面識別,亦兼容「刷證」。
本報記者實測走近裝置的鏡頭時,屏幕不斷出現「行近些」的提醒字句,並要求平視鏡頭,不消一秒,屏幕顯示記者的回鄉證資料,並用多個「X」遮蔽部分姓名、證件編號等個人資料,詢問是否同意邊檢機關採集核驗面相及指紋等訊息,此時屏幕右下角出現一個綠色「同意」鍵,按鍵後閘門才打開;之後一如往常掃描指紋和眼望鏡頭,過程為時約6秒。
現場所見,不少港客疑因首日不熟習運作出現阻滯,最常見是既擺放回鄉證又使用人面識別,也有屏幕彈出「同意」鍵後還一直站着,要工作人員代為按鍵;也有人因為系統無法識別其人面,要重新「刷證」或改行人工通道過關;有關員解釋,疑首日系統仍需調整,未來數天問題應可解決。
記者同日經深圳灣口岸出境大堂折返香港,新裝置已不用再詢問是否同意採集訊息,當走近鏡頭時,閘門即自動打開。
港客冀擴至各口岸
居深圳的港人鮑先生,是昨天首位使用深圳灣口岸「免出示證件」通道的旅客,他覺得免卻從銀包取出證件很方便。由於未滿14歲跨境學童仍要「刷證」,家長李女士希望14歲以下學童將來也可以「刷臉」過關,「沒拿卡很舒服,證件不用拿出來好一點」;香港居民劉小姐希望盡快將有關通道擴至各連接口岸。至於珠海拱北口岸,第一位過關的澳門旅客李先生亦謂十分方便。
深圳灣邊檢站執勤五隊副隊長陳琪受訪時稱,是次安排目的保障通關安全高效順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