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兩會上周在北京閉幕,有份出席的全國人大常委李慧琼在受訪時建議,將北部都會區視為「特區中的特區」,另設審批流程,「一般興建鐵路或需時十年……河套區有這需要,一年就可以?」她又建議「一簽多行」的範圍擴展至上海、北京。另外,提到立法會將於年底舉行換屆選舉,李慧琼認為議員未來要多些「落場踢」,也指短期內難以減少議席數量。
籲立會議員增效能 多「落場踢」
國務院總理李強日前在《政府工作報告》,提及推動科技創新;連日接受傳媒訪問的李慧琼昨於電視節目建議,將以創科為主軸的北部都會區變成「特區中的特區」,如另設建設制度、審批流程,加快發展速度。她舉例,一般興建鐵路或需時10年、3年後才招標完成,但「河套區有這需要,一年就可以?」現時河套港深兩個園區實行兩種制度,有建議認為園區應完全採用本港制度,以促進發展,李慧琼就認為,只需便利兩地人員、物流、資金,以至生物樣本等流動便可,兩制差異反而有利兩地分工,期待今年有突破舉措。
除此之外,據指中央亦在兩會期間關注今年底立法會換屆選舉,身兼立法會議員的李慧琼認為,今屆議員完成很多重要工作,包括《維護國家安全條例》立法,完成審議的法案數量創歷屆之最,認為未來更重要是提升議員效能,如多些「落場踢」、利用網絡招商引資。
有意見認為,立法會各界別議席可按比例減少,她則說:「當時決定是90席,亦都考慮到方方面面需要,配合這個時代的發展,我自己認為也要依法,去處理好立法會選舉,很難在短時間裏貿然改動議席。」
除立法會議員要「落場踢」外,中央近年亦多次要求商界有擔當,惟長和早前計劃出售巴拿馬運河港口等資產予美國財團惹起熱議;李慧琼談及時表示,作為中國人見到國家發展面對諸多挑戰,認為在商業、人民交往方面,「都多啲了解而家國家所處嘅一個境況」,從而透過自身力量助力國家更好地發展。
與歐美「固本培元」消除誤解
被問到事件會否令日後與國際企業交易時增加顧慮,她亦認為,最理想的思考方式就是共贏,做生意要互惠互贏才可持續,認為港人一向靈活,可創雙贏局面。
對於《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到港澳要「深化國際交往合作」,李慧琼提到,除經濟部分外,香港亦可從政治、文化、體育等方面與國際交往合作,她又認為,即使美國在貿易上視香港等同內地,亦不影響香港工作,能透過電影、歌曲將香港軟實力對外推廣,「我們不應只着眼經濟因為關稅引起的挑戰」。
至於「國際」是意指哪些市場,李慧琼說「要將可以團結的朋友一直擴大」,包括將原本緊密聯繫的歐美市場「固本培元」,消除對方近年對香港的誤解,讓其知道香港已經「由治及興」;同時要開拓更多新朋友圈,包括「一帶一路」、東盟等。
建議「一簽多行」擴至京滬
另外,港澳辦副主任王靈桂日前在兩會表示,「一簽多行」範圍會愈來愈廣。李慧琼指出,如何再放寬要由中央政府決定,建議擴大範圍可以考慮上海、北京,「因為這些城市人口比較多,與香港距離亦較遠,他們來香港也可以逗留更長時間」,但也強調不應再視旅遊業為香港經濟未來增長的主要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