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推廣署宣布,去年共協助539間海外及內地企業在香港開設或擴張業務,按年增加逾41%,創歷史新高。據估計,這些企業為香港經濟帶來超過677億元的投資,按年增長約10%,同創新高;它們亦預計在營運首年為香港創造6864個新增職位,比去年增長超過67%。
署長劉凱旋指出,成果反映海外和內地企業對香港充滿信心,並選擇香港作為其拓展亞洲區域業務的基地,讓香港的「超級聯繫人」及「超級增值人」角色為企業帶來獨一無二的優勢。
另外,由投資推廣署負責財務審查的「新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自2024年3月推出以來,截至2024年底共收到逾800宗申請,將為香港帶來大約240億元投資金額。隨着該計劃優化措施於今年3月生效,預計申請人數會進一步增加。
劉凱旋表示,在539間企業中,最大比例是內地企業,其次分別來自美國、法國、英國及新加坡等,她認為這批公司都視香港為進入內地或走出去的跳板。而北部都會區的龐大發展亦會帶來基建及工程,她舉例,法國公司數目的上升,是因為有部分法國公司從事基建等業務。
劉凱旋稱,今年會鼓勵企業在香港的業務做得更深更廣,除了銷售、服務以外,亦可以利用香港作為研究開發、財資管理、採購貿易供應鏈、地區管理總部、在港上市或發債等等。該署將優先引進能為香港創造可觀經濟效益及優質投資的企業,亦將在傳統市場重點引入新興產業,助力香港發展文化、創意和科技等具優勢的新產業。與此同時,將積極開拓新興市場,進一步加強在「一帶一路」沿線地區的推廣工作,特別是東南亞國家聯盟和東歐,協助當地企業藉香港拓展區內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