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全國政協十四屆第三次會議今早召開全體會議,全國政協港澳台僑委員副主任屠海鳴發言時提到,香港社會對「一國兩制」的認知有差距,「有人認為『一國兩制』僅是解決歷史遺留問題的權宜之計」,為深化「一國兩制」實踐教育,未來應「深化新階段的認識」、「深化好制度的認識」、「深化價值理化的認識」。
屠海鳴今早在政協全體會議上發言,提到今年赴京參加兩會,選擇乘坐香港到北京的「復興號」動卧高鐵,深深體會到香港與國家首都愈來愈近,「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腳步愈來愈快了,『一國兩制』的『香港故事』愈來愈精彩。」
他提到,今年春節前夕,香港大學成功申請到「嫦娥六號」從月球背面採集的樣品,香港科研人員有機會參與人類首次對月球背面土壤的研究;「個人遊」城市擴大以及恢復深圳居民「一簽多行」後,香港旺丁又旺財。
不過,屠海鳴認為,香港社會對「一國兩制」的認知還有差距。他指,有人認為「一國兩制」僅是解決歷史遺留問題的權宜之計;有人認為「一國兩制」事關香港,與內地發展、強國建設、民族復興關聯不大;還有人對「一國兩制」的價值理念認識不深。
就此,他提出三項建議,包括深化「新階段」的認識,強化責任擔當。他指香港現時確立了以憲法和基本法為基礎的憲制秩序,意味「一國兩制」的第一階段任務已完成,未來不單要發展香港、還要貢獻國家;不僅要惠及中國,還要造福世界,同時進一步提升香港社會的責任感、使命感。
另外,他建議要深化「好制度」的認識,堅定實踐信心,形容這是中央政府、特區政府、內地居民,和香港居民的共同責任;深化價值理念的認識,增強文化自信,通過深化價值理念的認識,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滙聚海內外支持「一國兩制」的積極力量。
文睿‧北京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