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查毅超:以實幹推動香港創科

來論

2025年3月10日

今年全國兩會,讓我感受最深的是國家對於發展「新質生產力」、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提升創新體系效能的長遠謀劃、大力投放,我對國家創新科技在複雜嚴峻的國際形勢下再取得突破充滿信心。丁薛祥副總理鼓勵香港加快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新產業、新賽道,香港創科業界感到非常鼓舞,定當以實幹推動香港創科發展更上一層樓。

香港發展人工智能,需要解決算力不足的挑戰。香港算力需求在2030年將達到每秒浮點運算15000千萬億次(15000 PFLOPS),不少業界人士反映算力供不應求,有的更要使用雲計算以及內地和海外的超算服務。內地落實「十四五」規劃有關加快建設超算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的要求,算力高速增長,其中廣東提出算力規模於今年內超過每秒浮點運算40百億億次(40 EFLOPS),是香港於2030年需求的2.6倍。內地以基建思維超前部署算力建設,為人工智能發展提供良好土壤,亦培養出DeepSeek、宇樹機器人等備受全球關注的成果。透過增加算力供應去創造需求,從而帶動產業發展,值得香港借鑑。

《財政預算案》提出預留10億元成立香港人工智能研發院,以促進人工智能研發、成果轉化和應用。香港發展國際創科中心,研發院須以國際最高標準建設,做好系統管理,持續優化服務,保障數據私隱,降低安全風險,滿足國際市場規範。

除了硬件外,也要在軟件方面不斷完善。歐盟於去年通過《人工智能法案》,為全球首部相關法例。香港與人工智能相關規定散布於《個人資料(私隱)條例》、《版權條例》、《專利條例》,其中政府計劃於今年上半年就《版權條例》對人工智能發展保障提出修例,但我認為應制定一套針對人工智能發展的法案,集促進和監督產業發展於一身,為人工智能發展提供法律基礎。

此外,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持續推進「人工智能+」行動,支持大模型廣泛應用。香港亦應與內地同步,推出「人工智能+」策略,推動人工智能結合各行各業和政府服務,擴大應用層面,深化應用水平,藉此催生新業態、新服務,發揮人工智能價值,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同時,「人工智能+」策略亦應以構建人工智能生態圈為目標,用好「一國兩制」制度優勢,掌握內地和國際技術前沿,圍繞人工智能研發院,創造研發、應用和投資有機共生的生態,開闢具香港特色的人工智能發展之路。

查毅超_全國政協委員、香港科技園主席

上一篇衞生巾驗HPV準確率逾99%

下一篇孫東:AI被定義為香港關鍵產業 續支持和投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