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思路昨日公布新一輪、每半年一次的「一國兩制」指數調查結果,整體評分10分滿分,得分為6.14分,較上一輪微跌0.5%。當中,本地民意三項支柱之一的「人權自由」評分為5.34分,較上一個半年下跌最多;跌幅最明顯的子支柱為「言論、結社、集會自由」。
民主思路聯席召集人潘學智認為,指數回落與近期幾宗社運司法案件接近結案階段有關。調查亦發現有近半受訪者不滿立法會表現,召集人湯家驊表示,很多議員發言只是為了追捧中央的言論,「比較少有自己嘅睇法」,他期望有更多有能力的人參加年底換屆選舉,又透露民主思路有成員考慮參選。
僅維護國安評分上升3%
民主思路今年1月至2月委託香港中文大學以電話訪問逾1000人,以民意調查及國際評價的平均值得出「一國兩制」指數。調查顯示,新一輪「一國兩制」指數為6.14分,較上一輪跌0.5%。本地民意三項支柱評分均呈下挫趨勢,其中「人權自由」的評分跌幅最明顯,以10分為滿分,較2024年上半年下跌2.2%,至現時的5.34分;「高度自治」的評分下降1.5%至5.21分,「內地和香港關係」的評分則略微下降0.2%至5.6分。12項子支柱的評分除「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上升3%外,其餘均有所下降。
國際評價方面就收集了9個國際智庫的長期追蹤指數,其中「公民權利」是跌幅最大的支柱,下調0.6%至6.22分,而「經濟開放」則微上漲0.4%至9.39分,「金融穩定」是升幅最大的子支柱。
潘學智認為,國際評分下跌是因為近半年有部分社會運動案件到結案階段,令市民回想當年的政治紛爭,導致近年人權自由的評分升勢受挫。另外,他提到國際社會亦留意到香港的信貸市場放寬,肯定特區經濟持續開放的努力。
是次調查增加了有關市民對政府及立法會滿意程度的問題,結果顯示,有42.3%受訪者表示滿意政府;有48.1%受訪者表示對立法會不滿,只有29.4%受訪者表示滿意。
湯:不少議員發言僅追捧中央
湯家驊認為有不少立法會議員的議政能力未達到公眾期望,如很多議員發言只是為了追捧中央的言論,比較少個人看法;其次議員在審議法例過程顯得不熟悉、不積極參與,令一般市民對已通過法例是否曾作全面審查有負面看法。他強調,本屆政府施政已步入穩步發展階段,議員的角色應以理性監督為核心,以建設性態度提出意見,推進政府施政。
被問到將於今年底舉行的立法會換屆選舉是否要「大換血」或減少議席時,湯家驊稱期待有更多來自不同範疇、有能力的人參選。至於民主思路會否派員參選,湯家驊透露已收到數名成員表示有興趣參選,但目前仍與多方協調溝通。
除此之外,報告顯示,有43.7%受訪者對香港未來持樂觀態度,同時有40.2%受訪者持悲觀態度,民主思路認為這分歧源於對財政赤字和經濟不確定性的討論,全球通脹壓力和地緣政治緊張,亦加劇了對前景不確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