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張劍虹:黎晤美高官後編採趨偏激
自此頻密談制裁 各人感「運動似有希望」

2024年1月20日

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被控「串謀勾結外國勢力」等罪的案件周五(19日)續審。壹傳媒前高層、認罪被告張劍虹供稱,黎智英在2019年7月跟時任美國副總統彭斯等會面後「都幾雀躍」,自此《蘋果日報》的編採政策變得「愈來愈偏激」。庭上又透露,黎智英患有眼疾,其情況在早前接受手術後惡化。案件下周二(23日)續審。

張劍虹周五主要供述《蘋果》於2019年下半年的運作。他憶述,2019年7月黎智英赴美跟彭斯及時任美國國務卿蓬佩奧等會面後,眾人皆覺得「原來黎生真係可以去到白宮,見到咁勁嘅官員」,各人「好似有啲high……覺得個運動好似有希望」;而黎智英赴美後亦表現得頗為雀躍,自此更頻密地講述制裁相關事宜。

張劍虹提到,當時黎智英在立法會前議員何俊仁的網台節目「細說中南海」中,首次公開談及制裁本港及內地官員,並透露黎智英出席上述節目後,曾要求《蘋果》「做大」他在節目上的言論。

同意部分訂閱收入助示威者

控方代表、副刑事檢控專員周天行進一步問,美國官員與黎智英會面一事,有否影響《蘋果》編採政策,張劍虹指《蘋果》編採自此愈趨偏激,即更同情反修例運動中較暴力的場面,舉例稱黎智英曾主張「和勇唔好分化」及長期抗爭。

張劍虹續稱,黎智英與高層召開「飯盒會」時亦指示《蘋果》製作「Video Talk」的次數,由每周4次增至40次,並着《蘋果》邀請「反對派」人士及抗爭者拍片。他認為黎智英希望透過「Video Talk」激起他人對抗爭者的同情。

另一方面,控方展示的涉案訊息紀錄提到,張劍虹於2019年6月曾建議黎智英抽取《蘋果》讀者繳付的3元手續費當中1元,資助反修例示威者的醫療及訴訟費用;黎智英當時回應說此建議「非常好」。

張劍虹亦補充,黎智英當時覺得上述建議可吸引支持抗爭的人士訂閱《蘋果》,最終同意執行;截至2019年7月5日,有30萬讀者繳付手續費,之後《蘋果》按黎智英指示為「反送中訴訟基金」開立30萬元支票。張劍虹承認,《蘋果》曾撥出部分收入支援反修例運動。

指示訪問林榮基彭定康谷遊行

控方亦就《蘋果》在2019年刊登的報道提問。張劍虹說,黎智英於當年4月指示在台灣公幹的他,訪問身處台灣的銅鑼灣書店老闆林榮基,以催谷市民參與該年4月28日舉行的反修例遊行;惟有關頭版訪問於4月27日刊出後,黎智英覺得社會氣氛不夠熾熱,遂透過「香港監察」創辦人羅傑斯(Benedict Rogers)聯絡前港督彭定康受訪,講述修訂《逃犯條例》一事。有關報道最終在2019年4月28日、即反修例遊行當日刊於《蘋果》。

周五聆訊期間,控方多番透過電腦屏幕展示涉案文件。法庭早休前,法官杜麗冰關注在被告欄應訊的黎智英能否跟上審訊進度。此時辯方大律師關文渭指出,黎智英患有眼疾,其情況在早前施手術後惡化,未必能透過屏幕閱讀控方展示的內容。早休後,關文渭向法官表示在懲教署人員同意下,黎智英獲安排坐在被告欄第一排應訊,但長遠而言,法庭或須在被告欄額外添置電腦屏幕,以便黎智英應訊,控方亦提出「我們會看看能做到什麼」。

上一篇35歲無業漢涉連登發煽動訊息 還押至2月再訊

下一篇中聯辦:香港維護國家安全形勢依然嚴峻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