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二十三條立法求準不求急

社評| 社評

2023年2月14日

特區政府由上屆至現屆皆多番強調,盡早為《基本法》第二十三條立法,行政長官李家超上月透露,已要求保安局草擬二十三條立法第二稿,尤其針對間諜活動、偽裝組織及新媒體新科技等手段,期望今年內或最遲明年完成整項工作。全國僑聯副主席盧文端則於短短一個月內兩度在報章上撰文指出,香港毋須急於在今年就二十三條立法,甚至連相關諮詢也不宜進行。如此說法又引起討論,保安局前局長、立法會議員黎棟國認為,政府會參考盧文端提及的觀點。

就《基本法》第二十三條進行本地立法是香港特區的憲制責任,這一點毫無疑問,只是二〇〇三年推出議案卻面對強烈反對聲音而撤回,二十年來一直沒有任何進展。儘管如此,《港區國安法》已於反修例風波爆發後翌年由中央出手制定並且實施,在維護國家安全方面起到積極的作用,這正正是盧文端倡言香港毋須急於立法的理由之一,全國港澳研究會顧問劉兆佳亦認同,兩人都覺得香港現時更迫切的是搞好經濟、改善民生。

按照盧文端的觀點,世界疫情消退,香港要急起直追拚經濟,既然已有《港區國安法》保底,二十三條立法沒有很大迫切性。其次,在美國的全方位打壓遏制下,香港在國家更高水平對外開放格局中發揮聯通角色,自然更加重要,香港的要務是把優勢和潛力最大化地釋出,而非急於分散精力啟動二十三條立法應對爭議,甚至激發內耗。再者,美國與民進黨當局勾連,今年下半年是台灣大選敏感時刻,香港若在這時候展開二十三條立法恐掀起爭端,極可能讓民進黨又「撿到槍」,藉機抹黑「一國兩制」吸選票,撈取執政權繼續搞「台獨」,阻礙和平統一進程。盧文端亦指國際狀況急劇變化,需要時間細心研判謀劃相關立法,以適應新形勢。

冷靜推敲的話,二十三條立法沒有迫切性的論調並非無的放矢。未有《港區國安法》之前,特區政府也許難以應付敵對勢力企圖顛覆國家政權之類的罪行,現在則有法可依,能夠處理大部分香港面對的國安威脅。二十三條無疑應該立法,惟事有緩急輕重之分,香港目前處於初步復常,經濟動力回勇預計仍需一段不短的時間,二十三條立法倘推進太速,說不定產生節外生枝的弊端。

不急於立法,一來是為了讓各界集中精力在疫後拚經濟,二來是為了思慮周全應對波譎雲詭的國際博弈,二十三條的實際內容必須精準到位,以防止別有用心之徒利用香港搞破壞。正如劉兆佳所言,香港需要更多時間通盤考慮全球最新形勢,包括昔日《基本法》頒布時未曾預見的新挑戰,例如思想滲透、網絡安全和虛假消息傳播等等。

關於國際博弈,中央政府最棘手的挑戰來自美國,近日就有各不相讓的氣球事件。美國派戰機射導彈擊落他們眼中的「中國間諜氣球」,及後又三度擊落不明飛行物體,而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亦表示,二〇二二年以來,美方高空氣球未經中國相關部門批准,十多次非法飛越中國領空。他並訴說,美國頻繁派艦機對中國進行抵近偵察,二〇二二年多達六百五十七架次,僅今年一月在南海就有六十四架次,嚴重危害中國國家安全,破壞地區和平穩定。

中美之間持續角力,香港無法獨善其身,二十三條一旦立法,不得不顧及變幻莫測的間諜行為。根據保安局局長鄧炳強在一月二十六日答覆立法會議員李鎮強的提問,他謂美國中央情報局於去年成立「中國任務中心」,聲稱是「應對中國帶來的全球性挑戰」,英國軍情六處局長公開表示,會從全球不同國家和組織羅致秘密情報人員,深入掌握有關中國的材料,間諜就是這些機構秘密運作的重要組成部分。相關的本地法例是多年前訂立,未能完全針對現今間諜和竊取國家機密的犯罪行為。保安局積極和律政司研究,二十三條立法時更好地防範間諜和竊取國家機密相關罪行。

常言道,欲速則不達,二十三條立法的優先考慮應該是精準抗敵,寧可從長計議、仔細研究,以求萬無一失,忌急於求成掛一漏萬。

上一篇愛國者治港時代新氣象和新期許

下一篇公務員應該具備的核心價值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