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完善政府統計工作 支援內地港人港商

周文港|

2022年9月26日

在《港區國安法》和新選舉制度實施後,香港走出了「泛政治化」的泥沼,迎來實踐「行政主導」新階段。當前社會各界對本屆特區政府即將於10月19日發表的首份《施政報告》抱有較高期望,希望能為解決長期積累的深層次矛盾提供逐步解決的方案,以及為香港未來的長遠發展指明方向和勾劃藍圖。筆者此前向特區政府提交了《施政報告建議書》,從9個主要政策範疇,提出共52條具體建議。筆者認為,要加強和有效支援內地港人港商,要從完善政府統計方面的工作開始。

開展內地港人港商定期調查

隨着國家經濟發展進入「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特區政府要推動本港工商界和港人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創造更多就業和創業的機會,政府當務之急是要盡快、與時並進地完善相關調查統計的基礎工作,從而協助在內地的港商和港人制定更有效的支援政策。

筆者曾經進行多輪有關港人與港商在內地經商、就學、就業、生活的調查研究,發現受訪者普遍認為缺乏政府當局的有效支援。儘管香港已在內地不同省市設有政府經濟貿易辦事處和貿易發展局內地辦事處,但受訪者普遍覺得獲到的支援並不足夠,更因為支援措施不到位以及安全感不足等的緣故,令過去多年來在內地的港商和港人數字一直無辦法較大幅度上升。

內地流行一個說法,「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更沒有決策權。」筆者建議,特區政府尤其是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商務及經濟發展局、財經事務及庫務局等要跨部門合作,必須每年至少進行一次以大數據為基礎、全面、認真地收集港商和港人在內地經商、就學、就業、生活的跟蹤調查,了解他們現在的發展情況之餘,也要充分掌握他們的訴求和未來動向,改變現在對有關情況摸底不夠的弱點,確保特區政府支援內地港商、港人等方面的工作是行之有效;不能只通過目前只是估算、只會每三年進行一次,甚至只能通過出入境數字作極為膚淺的了解。

與此同時,特區政府在支援內地港人和港商的手法上,還應借鑑內地政府發展數字政務的經驗,提升數字服務的便利化程度,以避免出現缺乏支援,或者鞭長莫及的情況。筆者建議,特區政府在完成上述年度調查研究之後,根據實際需要可考慮委託第三方機構制作一個「一站式」營商支援平台,以及內地港人電子政務支援系統,以便相關港人和港商更快捷地得到支援,從而增加港人在內地進行的商務活動等,以提升整體的服務效率和港人對內地經商環境的信心。筆者相信這個是協助港商和港人在內地經商、就學、就業、生活,以至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最佳辦法之一。

建立內地港資製造業企業名冊

另一方面,特區政府駐粵經濟貿易辦事處(駐粵辦)為推廣香港服務業企業在內地拓展業務,從2014年起連同香港貿易發展局及商會共同編製《在粵香港服務業企業名冊》,覆蓋大灣區九市的港資服務企業;自2021年4月起擴充《名冊》的覆蓋範圍至廣西和福建,聯通貿發局和當地商會共同編製《在粵、閩、桂香港服務業企業名冊》。其後,駐粵辦為了推動港人到內地創業,幫助他們對接內地合作夥伴,於2022年開始編製《初創企業名冊》,涵蓋在廣東省內成立不超過五年的香港初創企業。

筆者早年率領嶺南大學研究團隊對粵港澳大灣區港資製造業進行的顧問研究報告發現,近年位於大灣區內地城市的港資製造業企業仍有超過2萬家;其中,九成左右的受訪港企將總部設於香港。迄今仍然在大灣區內地城市投資設廠的港資製造業企業,擁有豐富的人際網絡、管理經驗、成熟的供應鏈、良好的成本和品質控制,以及外銷網絡,企業管理層亦普遍靈活多變,擁有不俗的創意及創新能力;他們是香港工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推動本港科研成果產業化的重要載體。

為了更精準、有效地支援港資製造業發展,筆者建議特區政府可委託政府統計處、駐粵辦等有關部門,並邀請有關商會共同參與,對目前在內地設有港資製造業的企業進行一次全面的「摸底」調查,收集與這些港企相關聯的大灣區分支機構的經營情況,並以此建立能反映港資製造企業「全貌」的實體名冊,並進行年度式更新。

在此基礎上,特區政府可參考內地政府的做法,為不同行業的港資企業建立「高新科技企業名冊」,讓香港的創科政策可以直接與內地港資「高新科技企業」對接,推動香港科研資源無限制「過境」大灣區內地城市。

這不僅為境外港資製造企業提升科技發展水平提供更直接有效的支援,還可為香港本地創科成果開拓更加廣闊的產業應用場景,有助於加強在打造香港成為國際科創中心過程中的「官產學研」四方合作、提高本港創科發展的產出績效,創造更大的經濟貢獻。

周文港  立法會議員、嶺南大學中國經濟研究部副總監

上一篇穩定是用來發展一切的

下一篇「三會」再獲延任 內藏政治訊號?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