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2020年7月民主派舉行立法會選舉初選而引發的47人顛覆國家政權罪案,經歷長達3年多的漫長審訊,最終於昨日判刑。惟該宗歷來規模最大的國安案件是否真正落幕,仍是未知之數,皆因保安局局長鄧炳強昨日回應判決時表明會考慮是否就刑期作出上訴。與此同時,建制派多個政黨的代表人物,均未高調開腔評論事件,只有新民黨主席葉劉淑儀發聲。
葉太形容判刑較為寬鬆,屬合理。留意政圈動態人士或許還記得,葉太上月剛剛訪問英國倫敦,期間更向當地商界、傳媒高層力sell香港的司法獨立和普通法制度,她回港後更表示,計劃明年適當時間訪問美國華盛頓,身兼行會成員的她對初選案判決的評論,頗有拋橄欖枝的意味,與部分建制中人的態度略有不同。
47人案中,除了2人脫罪,其餘45人昨日判刑,刑期由4年多至10年不等。其中「首要分子」、民主派初選的組織者戴耀廷,法庭考慮到他有其他犯罪紀錄,量刑起點為15年,但亦因及早認罪而扣減三分一刑期,最終判處監禁10年。實際上,根據國安法規定,顛覆罪的「首要分子」可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至終身監禁。原本不少資深民主派人士都對戴耀廷的刑期持悲觀態度,甚至估計他最終獲刑20年以上的,大有人在。
政府方面,特首李家超指出,判刑顯示法庭確定被告所犯的罪行非常嚴重,必須予以嚴懲;但政府發言人同時提到,就個別被告的刑期,律政司會詳細研究法庭的判刑理由,再考慮是否覆核申請。有關立場與鄧炳強回應記者時一致。反觀駐港國安公署,發言人表示,對戴耀廷等人定罪和判刑,反映罪行嚴重性,也契合香港社會依法懲治犯罪分子的主流民意;又形容是對全面準確實施國安法意義重大。
有資深建制派認為,陣營內確實有不少意見覺得對戴耀廷的判刑較預期輕,「仁慈咗啲」,因此主張政府應當上訴,但具體情況還應由當局自行評估;又指目前中美博弈形勢仍然複雜,由特朗普新內閣的組成,可以看出,「香港仲會經歷風暴多一段時間」。
其實除了葉太,另一行會成員、經民聯林健鋒上月也說過,他所屬的香港總商會正打算明年訪美,由商界「說好香港故事」;加上正籌劃青年訪問團訪美的狄志遠,3名議員彷彿形成訪美競賽。然而有金鐘添馬中人對議員訪美能帶來多大成果抱有疑問,「就算見到多啲人,真係能影響到大局?」
值得留意的是,早前的屠龍小隊案,有被告遭判監23年,對於今次47人顛覆案判刑,仍有零星的建制人士如選委界議員、港區人大陳曼琪認為戴耀廷量刑起點偏低,建議律政司上訴。案件雖已宣判,但似乎餘波仍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