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美債死線逼近 國會兩黨終須合作

John Mauldin| 前沿思考

2023年5月19日

經濟與政府決策等社會議題共存及互動,難以獨立分析。若要以一詞來形容美國政局,筆者想到「癱瘓」(paralyzed)。政局癱瘓源於社會分化,難以得出共識。在筆者籌辦的策略投資會議(Strategic Investment Conference, SIC),美國前商務部科技政策局助理部長梅爾曼(Bruce Mehlman)談論有關問題。

梅爾曼分析自1960年起美國選民的投票意向指出,在1960至1998年間,經歷20個選舉年(包括中期選舉),除了1960、1968、1976、1980、1986、1992、1998年外,其餘13個選舉年都由同一政黨掌控白宮、參議院及眾議院。但踏入二十一世紀,除了2004年及2012年,共和黨及民主黨瓜分白宮和參眾兩院的控制權。政權頻繁交迭,意味立法及行政機構的政策及優先考慮事項經常改變,難怪政府毫無作為。可是美國面臨重大挑戰,當局未能對症下藥,只會使問題惡化,進一步加深民怨。

投資大師馬克斯(Howard Marks)在SIC的訪問點出美國問題源頭,正是社會分化、不平等及缺乏合作精神,而且黨派對立嚴重。馬克斯認為,政黨被推向極端,在於大吵大鬧的黨員難以受控,他們威脅溫和派的領導層,在黨內初選佔盡優勢。他表示,過去20多年,有線電視頻道普及,加劇社會兩極化,左傾及右傾的黨徒拒絕聆聽對方的立場。更糟糕的是,社交媒體興起,任何人都可有暢所欲言的平台,言論在納秒(nanosecond)間傳遍全球。

新科技加劇社會分化

筆者認為馬克斯見解精闢,新科技加劇社會分化,被借助來擴大影響力。正如馬克斯指出,這類科技就是民眾拒絕聆聽其他人意見的禍源,群眾拒聽不同聲音,對異見嗤之以鼻,甚至將其妖魔化。在理想世界,人人放下自尊,成熟地應對事務。可惜美國並非如此,嚴峻問題迫在眉睫,聯邦政府將數周內面臨法定債務上限見頂,負責任的成年人卻不知所終。

一旦美國債務違約,無人能準確預計事態發展,但任何可能性看來都不妙。筆者一再抨擊聯邦政府負債太多、開支太大,希望國會把政府財政預算控制在可持續發展範圍。這代表共和黨及民主黨必須對話,作出艱辛決定,雙方願意妥協,推出獲得美國總統及大部分國會議員支持的實際而詳細計劃。

在SIC會上,聯儲局頻頻犯錯成為熱門話題。可是,只有國會才有權下令聯儲局改革,若國會繼續陷入僵局,試問聯儲局怎能改變?筆者重申科技能影響經濟發展,在於政客允許出現這種情況,當中涉及國家安全、消費權益、知識產權、競爭法案等議題。梅爾曼提到,共和黨及民主黨分別在眾議院和參議院取得輕微優勢,助長了黨內少數派的氣焰,即使政黨大部分議員支持某項動議,只要黨內一小撮議員表態反對,就能喊停立法。

債務不削 問題周年復始

與會者的共識是共和民主兩黨終須攜手合作,至少解決美國最迫切的問題,但談判過程將顯得醜惡。近日穆迪分析首席經濟師贊迪(Mark Zandi)一再對債務上限問題發出嚴厲警告,但他相信美國將能避開最壞情況。贊迪估計,兩黨的國會議員將做該做的事,暫停債務上限,直到本財政年度結束;同時,兩黨在10月1日展開的2024財政年度啟動前,就新財政年度的政府撥款及債務上限作出決定。

不過,贊迪估計兩黨談判期間,大市恐在某個時間出現動盪,尤其美國終極債務上限的「X日」逼近,可能拖累美股向下。贊迪聲稱他難以想像在沒有市場催逼下,國會議員能鼓起政治決心,果斷提高債務上限,並且改變政策。所以,贊迪預料美國股市及企業債券市場可能在未來數周,甚至數天出現動盪。

贊迪所言甚是,但領導人要在金融市場強迫下才肯採取行動,到底誰是真正話事人?況且,即使一如贊迪所指出,國會議員暫時化解債務上限危機,但長期債務問題依然存在。就算兩黨同意在2024財政年度削減部分政府支出,他日國會也能夠重撥有關開支。單憑一次性協議不能解決政府債務問題,到明年又會遇上同一問題。

筆者希望,美國政府收支平衡,並且大幅削減債務。可是,除非美國爆發危機,導致當權者別無選擇,筆者才有望如願以償。很多專家認為,經濟好景時總統受到過分表揚;當經濟低迷又過分怪罪於總統。過往筆者對此認同,但目前國會兩黨分歧巨大,白宮有更多單獨行事的理由。

美國總統選舉將在2024年上演,總統拜登已經宣布角逐連任,預計民主黨將團結一致支持他。至於共和黨總統初選形勢,民調顯示前總統特朗普的支持率大幅拋離對手。換言之,明年美國總統選舉可能重演2020年的戲碼。

美國人口統計學家侯尼爾(Neil Howe)透過其「第四彎」觀點分析美國政治形勢,他指出,選舉往往代表「再生」(regeneracy),即新社區湧現,民眾擁戴代表希望的候選人。侯尼爾談到1940年正值上一輪「第四彎」,當年小羅斯福(Franklin Roosevelt)在總統選舉擊敗威爾基(Wendell Willkie),史無前例贏得第三個總統任期。目前正處於「第四彎」,侯尼爾仍視「再生」為關鍵詞。但明年總統選舉可能再次由兩位民眾好感不多的長者對撼,侯尼爾認為不符合模式,所以他對特朗普會否獲得黨內提名及拜登會否真的去馬,都深表懷疑。

或有3人角逐美國總統

但筆者倒相信,目前與1940年的社會狀況有相似之處,當時歐洲深陷二次大戰,美國擺脫經濟大蕭條蹣跚向前,現在歐洲目睹俄烏戰爭,美國再次從嚴重經濟衰退中試圖站起來。

馬克斯與跨黨派組織No Labels合作,近日有傳媒報道該組織可能支持第三方候選人角逐總統。馬克斯坦言,大部分美國人不希望再出現特朗普與拜登對決,共和黨員大多不想特朗普出選,部分黨員投訴提名特朗普等於把部分選票流向拜登,民主黨亦出現類似情況。馬克斯承認若有需要,No Labels可能為選民提供另類選擇,但重申無意奪權,成為第三方勢力,事前亦會做足民調,確保有勝算才會競逐。

所以,馬克斯指出,若共和黨與民主黨分別派特朗普與拜登出戰,第三名總統候選人將漁人得利,這也符合「第四彎」的「驚奇」。不過,梅爾曼相信,就算第三名總統候選人在部分州報捷,導致沒有候選人能在選舉人團投票中獲得過半數選舉人票,眾議院將以各種奇特方法作出總統人選決定。他認為代表各州的眾議員都會忠於所屬政黨,不欲No Labels有機可乘。但筆者認為毫無疑問的是,美國2024年及2028年大選將影響深遠。

SIC會上的另一共識是美國正醞釀財政危機,貨幣政策副作用將加劇,政策引致市場更加波動。美國政治經濟學家弗里德曼(Benjamin Friedman)提出戰爭及商業周期,兩者的每個周期分別長達50年及80年。本個戰爭及商業周期的最後階段正好撞正「第四彎」下半段,亦吻合筆者的「大重置」時間表,一切絕非機緣巧合。預計在2020年代社會將一片混亂,市場可能紊亂,泡沫一碰就爆裂,誰人掌權事關重要。

國際清算銀行(BIS)前首席經濟學家懷特(William White)不排除可能出現通縮型蕭條或惡性通脹。歷史上,私人債務危機引發通縮型蕭條,屆時聯儲局會否干預,為經濟注入流動性?政府又有何應對手法?

危機爆發將推動改革

若果爆發主權債務危機,又怎麼辦?目前不僅美國,歐洲、日本及英國等國政府也為債所困。在1998年,亞洲及俄羅斯陷入債務及貨幣危機,觸發金融危機殃及發達國家。歷史上,應對主權債務危機的一貫手法是推高通脹,如果情況失控,恐引發惡性通脹。

美國經濟學家高伯瑞(John Kenneth Galbraith)留下真知灼見:「政治不是可行的藝術,這包括在災難與不悅之間作出抉擇。」政府無論加稅抑或削減開支,總會惹起部分人不滿。直到爆發危機,才會「扚起心肝」推動所需的改革。不過,這正是筆者對未來仍然樂觀的原因之一。

根據侯尼爾的理論,大家將熬過「第四彎」,迎接充滿喜悅的「第一彎」新時代,筆者亦興奮期待本世紀三十年代的來臨。

作者為著名投資分析專家,其《前沿思考》(Thoughts from the Frontline)是目前全球發布範圍最廣的投資通訊,擁有過百萬讀者。John Mauldin擁有極強洞察能力,擅長解構複雜的金融現象,每周對華爾街、全球金融市場和經濟歷史提出精闢見解,並與擁有6人分析員團隊的Mauldin Economics,一同把John Mauldin對宏觀經濟的幾十年分析經驗結合各大行的投資建議,為投資者精挑細選出投資機遇,並在網站https://www.mauldineconomics.com刊出。

《信報》為大中華區唯一刊載John Mauldin投資通訊的中文媒體,內容由《信報》翻譯。

上一篇上次違約下的債息

下一篇當年停運下的債息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