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美國中小銀行爆煲主因監管不力

高占| 前瞻致勝

2023年5月20日

美國的矽谷銀行(SVB)、Signature Bank及第一共和銀行(FRB)先後被接管,一度引起市場動盪,存戶對美國中小型銀行仍存有戒心,大量存款因此而轉移至大型銀行或貨幣基金,聯儲局理事鮑曼最近發表講話,提到問題的根本原因及未來的監管方向,以下概括了幾個重點及筆者的看法供各位讀者參考。

業界傾向創新輕視規管

在今年3月9日及10日,矽谷銀行分別面對400億美元及1000億美元的存戶巨額提款,速度之快與金額之大都遠超當年華盛頓互惠銀行,主要原因是現今通訊工具發達和社交媒體普及,令消息可以迅速傳播,更重要的是,SVB存戶集中在少數創投公司,而且絕大部分(超過九成)的存款不受保障,只要有人「吹雞」,幾個大存戶同時提走存款,就足以令SVB產生流動性危機,此時SVB管理層透過供股方式籌集資金,反令市場更多揣測,恐慌情緒進一步蔓延。

另一方面,銀行文化及管理層風險意識不足亦是非常關鍵的因素。隨着科技金融與加密貨幣的興起,部分銀行文化開始出現變化,更多非銀行界人士加入銀行管理層,他們側重於業務創新,對監管及與監管部門溝通方面相對沒有那麼關注,甚至存在輕視態度。

這讓筆者聯想到當年馬雲在上海外灘金融論壇的演講。馬雲指出好的創新不怕監管,但是怕用昨天的方式去監管,不能用昨日的辦法去管未來。筆者估計,內地監管機構的立場是:不作監管日後出亂子就麻煩,「管」是透過政策為市場活動設下規範,而「監」則是早「管」一步。監管機構希望透過與企業緊密溝通可進一步了解市場活動最新的變化,並且督促企業關注風險變動,避免問題惡化,因為問題擴大後才立法管制的代價就會很高。

事實上,聯儲局也表示今次問題並非「管」得不好,自2008年後,美國監管機構已經致力提高銀行資本金額及質量,亦設定流動性覆蓋比率(LCR)及淨穩定資金比率(NSFR)流動指標,認為沒有必要再要求中小銀行增加資本金。

核心風險因素欠監察

今次中小銀行危機出現是「監」得不好,有足夠證據顯示,監管機構與銀行管理層都忽視了一些重要及持續存在的風險因素,包括集中度風險、流動性風險及利率風險,惟在監察時並沒有列作重點項目。聯儲局認為在進行監管工作時必須要集中找出這些核心風險,另外,局方亦會仔細研究存款保險改革。

美股方面,截至5月17日收市一周,12大行業ETF互有升跌,當中以通訊服務ETF領漲,升幅達2.7%,公用事業ETF領跌,降幅達4.3%;20大行業指數各有漲跌,當中以硬碟指數升幅最大,達6.6%,金銀指數跌幅最大,達6.2%;各類型因子ETF窄幅上落,表現介乎跌1%至升0.8%;市寬變動不大,紐約交易所股價處於50天及200天線以上的股份比例分別達47.4%及45.9%;標普500指數股價處於50天及200天線以上的股份比例分別達47%及47.6%。標指繼續於3800至4200點之間徘徊,暫未有明確方向。

[email protected]

 

上一篇當年停運下的債息

下一篇美銀行業動盪帶來危與機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