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美債炸彈瀕引爆 政客玩火市場震

習廣思| 信筆攻略

2023年5月15日

美國上周五再次公布弱於市場預期的經濟數據,5月份密歇根大學消費信心指數初值報57.7,遠遜於市場預期的63,反映在高通脹及經濟前景陰霾下,民眾消費信心不足。經濟數據轉差,但美債息不跌反升,長短年期債息上周五全線向上,原因是債務上限迫在眉睫,民主共和兩黨一直無法協商解決。

失業率低稅款跌有蹺蹊

於2022年2月,美國公債超過30萬億美元【圖1】,其後在10月突破31萬億美元,到12月再升穿債務上限31.4萬億美元,名義上出現債務違約。本來這次債務危機與歷年危機一樣,可望在死線前協商解決,可是今年情況特殊,財長耶倫大半年前就開始預警債務上限問題,原本今年1月19日美國政府已經耗盡現金,但是耶倫想出一系列特別金融工具(Extraordinary Measures),額外擠出大概4000多億美元,以解燃眉之急。

美國個人稅收截止期在4月中旬,作為庫房主要收入來源,個稅截止期附近會有大筆稅款入賬,然後再靠這些稅款撐到7月、8月間國會休會之前。往年在休會之前,國會都會用3個多月時間討論債務上限,討價還價再擬好文件送上國會及白宮。

然而,今年4月18日美國個稅截止日之後,耶倫突然發現今年4月美國政府稅款收入6390億美元,遠低於去年的8640億美元,一下子比去年少了2250億美元。

美國失業率跌至50年低位,何以個人所得稅反而大跌呢?這件事一定要調查,美國就業數字可能長期造假,過去一年數以十萬計科技行業人員遭裁減,沒可能失業率仍是如此低,稅款多少反映到真正情況。

耶倫近日公布,截至5月10日為止,手頭只剩餘880億美元資金,可作為應對國債上限觸頂的額外措施,以支付政府開支。換言之,欲借4月所得稅款收入撐住財政到8月已不可能,也意味國會兩黨可花上兩三個月商討債務及開支情景不再。

雪上加霜的是,民主共和兩黨比起以往更加撕裂,上次總統選舉之後,仇恨深入骨髓,下屆選舉明年又到,要民主黨讓步削減拜登政府的開支似乎不太可能,共和黨則對來年選舉志在必得,不欲其透過派錢派福利爭取選票。

以麥卡錫(Kevin McCarthy)為首的共和黨議員提出,只要拜登同意大幅度削減福利(包括學生貸款減免、食物券、新冠補助、醫療補助等),共和黨就同意提升債務上限,否則一切免談。

美CDS急升 連鎖效應惹憂慮

雙方立場既極度分化,留待談判的時間又非常有限,因此今年的債限比以往更加難搞。美國國債的信貸違約掉期(CDS)上周升至160個基點【圖2】,而且幾乎完全涉及債務可能違約,而非其他因素,反映市場也十分擔心。要知道,違約高風險國家如希臘、墨西哥與巴西的CDS也不過30到50個基點,今日美國是高了好幾倍。

美國CDS從1月份的不足20個基點,躍升至最高180個基點,超過2011年8月的歷史水平。市場推算美國的最後違約日期會是6月1日,再計上參眾兩院趕工制定議案,時間少之又少,意味臨近6月國債CDS將會急速攀升。

與以往情景亦不一樣的是,倘若美債違約,連鎖效應非常嚴重,美國財金部門前高官更形容是「金融末日」。有別於上次2011年違約驚魂,如今美債成為眾多金融投機交易的保證金,一旦真的違約,這些用美債做擔保的投資者,就會面臨大規模的追加孖展(Margin Call),必須從其他地方補足保證金,沽美股套現恐是必然手段。

至於原先已經深受債務資產跌價困擾,出現資金危機的地區銀行,就成為是次黨爭的下一個犧牲品。如果美債違約,雖然只有少數年期的美債因無法支付而違約,但其他年期的美債價格都會受到拖累,這令到地區銀行的賬面數更加肉酸,一旦發現資不抵債,存戶更蜂擁擠提,徒令風險無故加劇。

一旦愈來愈多銀行出事,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的資金根本不足夠解決由此形成的資金黑洞,最後又是要由美國政府承擔,奈何政府無錢令市場更為恐慌。

2011年的美債風波本來也不至於出那麼大件事,出事單位來自評級機構標準普爾,無端端把美國主權評級降低,引發市場恐慌,當年美股調整足有17%,即使其後出現V彈,財富早已大轉移。華府其後追究到底,作出深入調查,當日的標普評級負責人及行政總裁則被革職。

歐評級機構不排除踩多腳

有此前車之鑑,美國評級機構斷不會再做出儍事,但歐洲的評級機構可不會手軟,明言有可能調降美國債務的相關評級。市場動盪可說是一觸即發,後果大到不能想像,照計民主共和兩黨都知道不可玩火玩得太盡。有美國前高官受訪時認為,債限只是兩黨玩弄的把戲,最後一刻都會擺平。

英國《金融時報》早前引述知情人士指出,拜登政府高級官員和共和黨眾議院議長麥卡錫的助手準備會談,問題範圍已經縮小。共和黨人要求在10年內大幅削減許多政府專案,白宮則希望在兩年內看到更溫和的削減幅度。

拜登說願意討論節約未使用的疫情救濟資金,這可能有助縮細雙方分歧。不過,白宮拒絕廢除對清潔能源稅收抵免、廢除學生債務減免,以至在醫療保健和食物等領域的扶貧計劃中附加工作條件。

看來以上的放風旨在緩和市場緊張情緒居多,兩黨拉鋸還會持續。

上一篇債限危機逼近 慎防市場動盪

下一篇儲局短期難有條件減息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