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收購美國矽谷銀行(Silicon Valley Bank, SVB)的美國第一公民銀行(First Citizens BancShares),向滙豐控股(00005)及數名矽谷銀行前僱員興訟,指滙控透過一項隱喻名為「殖民地計劃」(Project Colony),挖走數十名前矽谷銀行員工,藉此獲得銀行的商業機密,以便利在美國開展對初創公司的銀行業務,要求賠償逾10億美元(逾78億港元)。
綜合外電報道,第一公民銀行在加州三藩市聯邦法院入稟,指控滙控違反聯邦法律,透過僱用相關員工以獲得矽谷銀行的商業機密,包括科技和醫療保健行業客戶的訊息。
訴訟提出,滙控及矽谷銀行前科技及醫療保健行業負責人David Sabow共同策劃這項「殖民地計劃」,目的是掠奪被視為「矽谷銀行獲利引擎的核心」。
專注初創科企的美國矽谷銀行於3月中被美國監管機構接管,其英國子公司亦面臨被入稟申請破產。矽谷銀行其後被第一公民銀行收購,而英國滙豐則以1英鎊的象徵代價,收購英國矽谷銀行。
半小時內共42人辭職
入稟狀指出,英國滙豐3月13日收購矽谷銀行的英國部門後,Sabow幾天內便過檔滙豐,參與英國的交易。訴訟稱,他是「殖民地計劃」的「總設計師」,幫助確認6名矽谷銀行的資深員工,從而招攬其他僱員。直到4月9日復活節周日黃昏,在30分鐘內就有42名矽谷銀行員工辭職,並即時生效。
入稟狀表示,藉着利用來自矽谷銀行的數據,Sabow預計由挖角而來的員工組成的新部門,首年可產生6600萬美元盈利,至第五年達到13億美元。
第一公民銀行重申,若由穩定的銀行去拯救倒閉的銀行,藉此幫助金融重拾穩定,內幕人士不可取用及重複獲得有關銀行的資產;並指滙控盜取及濫用機密、專業與商業訊息,破壞第一公民銀行的業務運作,造成不公平競爭,要求賠償逾10億美元。
不過,滙控未有就事件置評。
矽谷銀行於1983年成立,是美國一家非常特殊的銀行,客戶多為科技創業公司和投資機構。
滙控4月時透露,已僱用數十名前矽谷銀行員工,協助其建立專門業務,專注服務科技和醫療保健公司,以及支持這些公司的投資者。
至於有投資者入稟控告滙控和加拿大豐業銀行操縱白銀價格的訴訟,已被美國法官駁回。
滙豐委鄭維新做獨立非執董
另外,香港上海滙豐銀行宣布,委任鄭維新為獨立非執行董事,於本月19日履新。鄭維新會出任薪酬委員會和風險管理委員會成員。
鄭維新擁有超過37年本地和國際管理經驗,現為永泰地產(00369)副主席兼行政總裁,亦是逸蘭酒店及公寓管理主席,他曾在和記黃埔和九龍倉集團出任管理層職務,推動公司在中國和美國的業務發展,包括設立合資企業、進行併購及共同投資,其董事會經驗涵蓋多個行業。
滙豐銀行主席王冬勝強調,鄭維新的傑出領導能力,及其對亞洲以至環球市場的深厚認識,對滙豐執行策略、推動盈利增長及為所有持創造價值方面能帶來禆益。
滙豐同時任命張凱為南亞財富管理和個人銀行業務主管,6月26日起生效。駐新加坡的張凱將負責加快南亞的財富管理和個人銀行業務的擴張,他之前任職中宏人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