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香港神託會培敦中學校長
以音樂劇紀念校監奉獻故事

王嵐| 校長訪談

2018年6月11日

「我們正在籌備45周年的校慶活動。」學校歷史不短,慶祝的同時亦不忘追本溯源,香港神託會培敦中學校長梁錦波細細道出創校的故事:「當年的創校經過相當特別,由一位西方的宣教士發起。他來華宣道,目睹很多兒童失學,遂主動向政府申請一塊地來建校。」

這位來自美國的杜惠霖宣教士,和夫人杜愛蓮女士,一起為建校資金奔走籌募,「他們向美國募捐的同時,也奉獻了自己畢生的積蓄、家當,包括自己留作退休的金條、在香港擁有的一所房子等,全都變賣以作資金,所以整間學校都是自籌的,殊不容易。」

籌建學校過程中,資金募集及與建校地點村民的周旋等,都歷經了不少波折。最後於1974年排除萬難,成功開校。這一個感人的奉獻故事,在4年前的校慶活動上,透過一齣全校師生創作和表演的音樂劇重現。音樂劇《回到1938》講述當年杜惠霖宣教士向政府申請得一塊靠山的土地後,卻因居住該地的寮屋居民得不到政府安置,拒絕搬遷而無法動工。杜教士遂每天風雨不改的到山上與居民分享其辦學理念,終打動所有居民,紛紛答允自行遷出。

順利解決與居民的問題後,平整斜坡和建校的費用亦需辛苦籌集。對比當時一間房子數萬元的價格,高達420萬元的費用,杜教士不得不多次返美呼籲,從5美元、10美元開始,集腋成裘,最後更將自己所有家當轉售以繳付工程費用。

校監骨灰長埋校園

創校校監杜惠霖宣教士對學校可說得上鞠躬盡瘁,為節省經費甚至親手製作家具;學校初期以買位方式營運,老師薪酬偏低,杜校監便於聖誕贈禮或新年派發「利是」時,按照老師的家庭負擔而調整金額,以補助老師的生活。他生前為學校無私奉獻,離世亦選擇長伴學校,梁校長惋惜地說:「1984年他不幸心臟病發過世,但他有一遺願,希望將自己的骨灰運回學校。我們遵從其願,將骨灰埋在地下,然後在上面種了一棵樹,以紀念我們這位無私奉獻的創校校監。」

梁校長對生命教育尤其重視,本身亦對這方面素有研究,「我1993年開始在培敦中學做校長,而在2002年開展學校的生命教育。」他憶述,當2003年沙士來襲,許多人開始反思生命的價值和意義,生命教育正好能夠給予學生所需的德育養份。「生命教育是一種以生命影響生命的教育,教導學生去愛護自己,以及關愛他人,亦希望藉此增加個人對抗逆境的能力。」

學校的生命教育備受讚譽,其六年一貫的生命教育課程獲教育界和社會大眾的認同和讚許,負責課程的德育組老師團隊更是年年獲獎,「我們在德育及公民教育領域上更是全港首間得到『行政長官卓越教學獎』的中學。」梁錦波校長早年已在兩岸四地參與近百場講座,分享其對生命教育的理念,更於過去5年擔任香港教育局舉辦之「協助中/小學規劃生命教育計劃」的導師,協助並培訓近百間中、小學在校內推行校本生命教育。

香港經濟繁榮,物質生活多有餘裕,以致現今不少父母對孩子呵護備至,深信提供孩子最好的條件,便是對他們好。但梁校長有另一番看法:「年輕人若自小習慣讓環境遷就自己,其實將來只會害了自己。」嬌生慣養的後果,便是經不起挫折和磨難,以致一遇到問題或困難,便有如晴天霹靂,招架不來。「人總要面對現實的殘酷和各種艱難的挑戰,所以除了學業,德育教導同樣重要。」

對於學校的生命教育,他如此介紹:「我們結合了認知、情感和實踐三方面的元素。這是我們的學生在6年中學生涯中必須貫徹的課題。因為年輕人的心最軟,容易被感動和受到影響,必須及時為他們建立正確和正面的人生觀,所以生命教育愈早開始愈好。」

要推展生命教育,在校園內營造關愛的氛圍,學校從多方面入手。「我們將全校的每一班都分為7至8個小組,每組由一位組長帶領。」培敦中學有句口號「一個都不能少」,既代表學校重視每一位學生,亦意味着不會讓任何一個學生落單。他坦言:「現在網絡欺凌根本防不勝防。」正因如此,作為學校,更肩負了向學生灌輸關愛文化的責任,讓他們愛己也愛人。

關愛文化影響深遠

關愛小組不只是在形式上將幾個學生組合起來,學校大大小小的活動或比賽,亦會以這小組為單位進行,自然地促使組員們建立起互助互勉的感情。梁校長分享近年一個令他相當欣慰的小組:「這個小組在中四的時候,大家約定一起上大學。當年還是舊制,他們順利升上預科,最後亦一起考上大學。」同學間互相鞭策,成功實踐約定,已經是一件相當鼓舞人心的事,惟故事尚未完結。

他續道:「其中一個學生入了中大訊息工程的學系,可能同學都是I.T.人,有點冷漠,不太熱情。他便將中學時的那種關愛文化帶入班內。」這位舊生主動約大學同學一起讀書溫習、一起吃飯等,漸漸將班上的氣氛改變,梁校長笑言是成功搞活了氣氛。他認為看見學生將教誨銘記於心,實踐出來,更發揚光大,對師長來說絕對是最好的回報。

一般理科生給人的感覺總是較為冷漠,但積極推動生命教育的梁校長,也是一個理科人。「我在港大讀的是電機工程,那時正值八十年代初,工業社會高速發展。大多數理科讀數學的人,都會去做工程師。」他當年作出教書這個決定,原來是順應自己的內心,「我覺得自己還是喜歡可以對人的工作,所以不作他想。」

畢業後當了幾年老師,他便到了澳洲深造,完成學業後更在當地中學教書。「這個經驗相當新鮮。」梁校長回想那段日子,不禁笑道:「教那些外國學生不容易,他們都好百厭㗎!」外國的學生是否特別活潑調皮?「嘩,每班只有十幾個學生,但他們會在班房跳來跳去!所以有時外國一些學者、老師來我們學校交流觀學,看見我們每個課室坐着幾十個學生都很驚訝,問我們怎可能這麼多學生乖乖坐着聽課。」

澳洲學生騎馬上學

外國的教育推崇自主、獨立,他親身經歷過,更是深有體會,「他們對自己的事很有想法,很清楚自己想做什麼。譬如year 11的學生,即約香港的中五學生,你問他們將來想做什麼,人人都能回答。」梁校長記得曾有學生告訴他要當海軍,「後來他真的當了海軍!另一個學生說想做獸醫,也真的成為了獸醫,還有一個學生告訴我家裏有很多蔗園,畢業後要回去打理。」

在澳洲當老師的經歷難忘,更有不少令他意外的「外國特色」,「那時我給他們假期作業,學生們反應很大,對我說:『Are you crazy? It's holiday!』我才知道原來他們在假期時都不會有功課。」他笑言現在應該不一樣,「多了華人留學生,令那邊的競爭大了,也不得不在假期做功課了。」不只課堂有特色,連上學的交通工具也令他大開眼界,「我見過有學生騎馬返學,到了學校就將馬『泊』在校園內,即綁好那隻馬,然後讓馬自己吃草,放學便騎馬回家。」

雖然在澳洲教書的時間只短短一年多,卻相當深刻難忘。梁校長更在當地感受到人們對生命的尊重,對個人自主性的注重,這些都成為他後來在香港推展生命教育理念的重要養份。

 

梁錦波小檔案

家庭狀況:已婚,育有一子

學歷:香港大學電機工程學士、香港中文大學教育文憑、澳洲悉尼大學教育碩士、香港中文大學教育博士

執教科目:物理、興趣:乒乓球、網球、羽毛球

喜愛作家:龍應台、古倫神父、喜愛書籍:《大江大海》

座右銘:你要保守你的心,勝過你的一切,因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發出的(《聖經》箴言)

 

 香港神託會培敦中學

成立年份:1974、類型:資助、學生性別:男女

校訓:你們顯在這世代中,好像明光照耀,將生命的道表明出來。(腓立比書2:15-16)

學校佔地面積:約5000方米、地址:九龍黃大仙斧山道162號

 

  

撰文:王嵐

[email protected]

 

上一篇陳樹渠紀念中學 回巢校長培訓青年領袖

下一篇靈糧堂劉梅軒中學校長 多元活動發掘學生潛能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