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中華基督教會公理高中書院 校長以心愛陶土喻學生

王嵐| 校長訪談

2019年3月4日

「教育是漫長的過程,並非一時三刻就能收到果效。」中華基督教會公理高中書院校長阮愛馨更以自己的喜好來說明:「我喜愛陶藝,而不同的黏土有不同的特質,若在陶藝師手中的黏土怎樣也不能轉出他心目中的形狀,便得因應黏土的特質,思考這黏土最適合製成什麼樣的瓷器,改變策略。正如神創造每一位年輕人都是獨特的,他們需要不同的培育,就如不同的黏土可塑造成不同的藝術品一樣。」

然而當下的教育,只將年輕人塑造為同一類別,忽略他們各自不同的本質。阮校長強調:「針對學生的潛能而施教,做到真正的因材施教便是學校的宗旨。」

全港現時共有四所高中書院,只招收中四或以上學生,分別為中華基督教會公理高中書院、明愛華德中書院、香港兆基創意書院及保良局莊啟程預科書院。

中華基督教會公理高中書院是一所推動職志教育及提供雙軌課程的中學,完成中三課程的同學可申請入讀。入讀的學生除了可選擇繼續修讀香港中學文憑試課程(DSE),亦可選擇修讀多元化及多出路的校本職業導向兩年制文憑課程(VET)。書院是全港首間通過學術評審,頒發資歷架構認可第二級及第三級文憑的中學,給予學生「多點入、多點出」的升學及就業發展機會。

阮校長解釋該校採用的學分制度:「單元學分制有別於一般中學的學年班級制,學生修讀是以科目單元為單位,不是以班級科目為單位。學生可以根據能力、興趣和意願選讀適合自己的學科單元。好處是學生可按能力修讀合適的單元,更容易達到學習目標,因而增加學習滿足感及自信心,有助他們在學業路上向前邁進。」

而單元學分制另一個特點是考核制度多元化,不會單靠學期尾的大考來評估學生是否達標。「我們的評核方式較全面,學生的課堂出席率、日常功課、小組討論、專題研習等都會列入成績計算,減輕學生的考試壓力。」即使學生在某個單元成績未達標,也只需要在下一個學期補修該單元,不必重讀一年。

學分制增學生選科彈性

新高中課程的原意是希望增加學生的選擇,但現時多數中學只能提供套餐式的選修科目供學生選讀,一些較少學生選讀的學科如視藝、體育和歷史等,一般學校甚至不會開設,變相學生可以選擇的科目少了。「單元學分制則打破了班級的界限,在學生選科方面可以提供更多彈性,讓學生可以更自由地選擇合適他們的學科,進行學習。」阮校長補充。

生涯規劃已成為本港中學重點關注項目,而單元學分制正好讓學生透過嘗試與學習,訂立適合的發展方向和步伐。「現時的學生大多只懂聽從老師和家長的建議,欠缺獨立思考的空間和訓練,甚少考慮自己的前途,缺乏目標,只懂遵照傳統的升學軌跡學習,一旦在學習過程中找不到成功感與樂趣,就會欠缺學習動力,失去自信。我們期望推出的新制能幫助學生自己訂立目標,追尋理想。」

本港和海外大多數大學均實行單元學分制,讓學生自由選取科目,自己制訂學習時間表,公理高中亦用這模式,相信及尊重學生的選擇。「單元制讓學生自由選擇上課組別及時間,如果早上是空堂,我們容許學生不回校,因為我們相信高中學生有足夠能力安排自己的學習進程。我們尊重同學的選擇,讓他們自行安排上課時間、按自己的能力和興趣選擇課程。這種信任和尊重是學分制的基礎。」

而在DSE課程和VET外,公理高中書院更提供校本職志導航(CGP)證書課程,「該課程培養學生的職志發展,讓他們及早認識社會上有關行業,培養相關技能,讓中四及中五學生多了解香港職業世界,發掘個人興趣及潛能,幫助他們日後籌劃進修和事業發展的方向。」

課程以職業元素增加學生學習動機,從體驗中了解個人興趣,同時學習不同實際技能,裝備自己,增加自信心。課程項目多樣,包括電子競技證書課程、日餐製作證書課程、咖啡調製證書課程、通識與電影證書課程、藥膳與生活證書課程等等。

不快經驗反思人生價值

中華基督教會公理高中書院於2003年創立,阮愛馨校長於2007年加入,轉眼已逾10年,「當時我剛由澳洲回來香港,一開始是在一家私人機構做市埸營銷、行政等工作。」雖說是一般的市場行政工作,她負責的項目卻相當有趣,「我當時是負責玩具,即educational toys。」雖然性質看似不沉悶,但辦公室的工作模式卻讓她吃不消,「有點像是現在的電視劇,大老細叫人入房,然後連珠炮發地責罵,其他人則躲起來偷聽,然後在年尾時會因為沒有產品而解僱整隊人。」

「那時我想:『人的價值不應該是這樣的,工作的價值不應是這樣』。便想找一份有意義的工作。」那時她下定決心做服務年輕人的工作,很快在一間中學覓得教職,後來因為要陪伴家人再次去到澳洲,在當地的大學工作,「其實當時過得很舒服平穩,但同時又會覺得人生應該不只是這樣。」

在之後的一次旅行中,一個經歷令她有所領悟。「我到金三角旅行,去到一個渡頭,導遊對我們說:『你哋千祈唔好畀錢啲小朋友。』的確,在上船的地方有一位小朋友問我要錢,我當下想到導遊的提點,為免麻煩就拒絕了。然後當我坐上船,回過頭卻看見那位小朋友低着頭,樣子非常絕望,像沒有了尊嚴、自信、希望。那一刻我心裏很難過,不斷責怪自己。」

阮校長之前任教的那間中學屬第一組別,「那裏太過以考試為主導了,『chur』得很厲害。同學們也很實際,可以幫助他們在公開考試取得好成績的就是good teacher。就像我之前工作的私人機構,只是因為那條team沒有production就被解僱,連農曆新年那一頓annual dinner都沒資格吃。這些事讓我有很大的反思,是不是沒有performance的人就代表無價值呢?」

而阮校長在金三角遇到的貧苦小男孩,亦是一個世俗標準中沒有「成就」的人,「其實離開那間學校後我已不想教書了,因為以考試為目的那種教育不是我想做的。但那個小男孩給我的衝擊是,教育並不是為了攞A,而是可以讓這樣一個沒自信、沒希望的孩子,重新找到自己的能力,改變自己的命運。」

那次旅行後她回到香港,「我只向公理高中書院遞履歷,從英文老師開始,然後一做就做到現在,12年了。」

入職接受低於市價工資

當初,阮校長也沒想過自己會留在學校這麼長時間,「當時我有種回來旅行的心態,甚至以一個較低的工資開始。我告訴當時請我的校長:『你不如先試用我一年,如果一年後你認為我很好,再給我應得的market price便可以。』」結果當時的校長很滿意她的表現,一直給她很多機會,甚至讓她接掌校長一職。

做教育不容易,尤其在香港這個以考試來衡量個人能力的城市。阮校長最初為年輕人而投身教育,因不認同考試為本的理念而離開,後來找到教育的其他可能性,最終堅持下來,為不同需要的學生而奮鬥,「其實工作很多時會有讓人沮喪疲累的時刻,但我會回想起當時那幕,提醒自己做教育的初衷。」

 

阮愛馨小檔案

家庭狀況:未婚

學歷: 澳洲墨爾本大學應用語言學碩士、澳洲蒙納殊大學文學士、柏立基教育學院教師證書

執教科目:英國語文

興趣:看書、電影、話劇

喜愛作家:Mitch Albom

喜愛書籍:The Five People You Meet in Heaven

座右銘:Mission Possible

 

中華基督教會公理高中書院

成立年份:2003、類型:直資

學生性別:男女、校訓:明辨篤行

學校佔地面積:約7000方米

地址:銅鑼灣大坑徑17號

 

 

撰文:王嵐

[email protected]

 

上一篇天主教慈幼會伍少梅中學 前社工校長行前一步伸援手

下一篇天主教鳴遠中學 新校長欣賞將軍澳學生主動性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