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耀中國際學校(中學部) 校長東西共融培育世界公民

王嵐| 校長訪談

2017年9月4日

耀中國際學校(中學部)身為耀中教育的一分子,由曾楚珩女士創辦,由最初的幼兒教育,發展至小學乃至中學及中學階段後的社區書院。「我們的『校長婆婆』在1932年開始她的教育事業。」林同飛校長道。「學校在1992年開辦,當時校舍在馬鞍山,2007年搬來現址。」

作為一所國際學校,耀中的課程以英文及中文教授,內容上同時糅合中西文化,以不同年齡段的學習特點為本,配合現代訊息科技及教學策略,實行雙校長制,特設一中一西校長。身為「中方代表」,林校長說耀中的全人教育建基於全球人類教育的理念,培育與科技、文藝、仁愛結盟的世界公民。

「學校最為注重東西文化的融合,以雙語教學外,同時主張多元文化的交流,希望培養具國際視野的學生,以面對未來世界的挑戰。」耀中通過雙校長制及雙教師合作教學模式來實現對東西文化的融合。兩位分別來自東方和西方的校長,合作管理學校的運作及行政。

兩位校長須共同商討、達成共識,然後共同執行相關政策。而在課堂上,兩位班主任也是一中一西,亦互為合作夥伴,一起設計課程並共同授課。如此貫徹東西交融的教學環境、行政管理和課程內容,讓學生在充滿國際文化氛圍的校園中潛移默化,成就兼容東西文化的獨立人格。

「我們發覺現在科目與科目之間的壁壘愈來愈分明,即教中文的就不理中文科以外的事;教地理的就只管地理科的事。但未來,甚至是現在的世界,我們應對各種問題時,不可能只用一個學科的知識,而是要綜合運用你擁有的知識。」林校長進一步解說:「所以我們便思考在教育上可以做些什麼?其中在教學環境方面,我們便實行更開放式的課室。」

課室之間用活動間隔

學校將原來每層各有牆壁隔開的課室和走廊打通,課室之間以可拉動的活動板分隔,板上除可作教學書寫之外,更裝有透明視窗,故每一個間隔均可互相望見。

「課室在使用上可以有不同的變化,既可以以一班作單位上課,亦可以和別班一起進行活動,甚至可以全級一起。我們希望這樣的學習環境可以讓教學更加靈活,老師之間的合作和交流也較容易進行,不再受到空間的局限。」而原來的走廊則以小組形式的桌椅布置,作為公共空間。這種開放式學習空間已經在第七及第八班使用,亦計劃逐步推展至全校所有年級。

學校以英格蘭國家課程為依據,中學部的學制為第七至十三班。耀中國際學校(中學部)獲認證為國際文憑世界學校(IB World School),可為學生提供國際普通中學教育文憑課程(IGCSE)及國際文憑課程(IB),為同學升讀海外大學作好準備。

校園以外,耀中亦注重為同學拓展視野,「我們設有『世界教室』和『中國教室』,讓同學接觸世界之餘,亦貫徹學校的東西融合理念。」「世界教室」是外出實踐與考察相結合的課程,學生由教師帶領,走出課室,走向世界,通過自己走向世界來學習如何融入當前的世界環境。「譬如學生去南美洲、西班牙、捷克等地,不單體驗當地文化,更會到學校參觀交流。」這些活動帶給學生寶貴的人生經歷,讓他們體驗到不同文化風俗。

「中國教室」所提供的文化之旅則是讓學生走訪中國各地,全方位地體驗中國悠久的歷史和文化風俗。「我們的同學會到山西等地方的學校交流,更曾經到北京和台北,做了一次雙城比較的project。」「中國教室」在幫助學生加深對中國國情的了解方面效果相當好,同時亦培養學生對不同文化保持尊重的態度。

特聘藝術家駐校創作

學校更特設駐校藝術家計劃,提供一個獨特的學習機遇,讓學生與當代藝術家於校園內交流切磋。「他們是受聘於機構的藝術家,工作就是創作﹗」林校長笑稱。「他們各有不同的領域,如painting、sculpture等等,甚至會有畫漫畫的。」

駐校藝術家們會在不同學校停駐一段時間,和學生進行交流。學生有機會直接從真正和專業的藝術家身上找到藝術靈感,認識中國及海外饒富活力的藝術風貌,發展創意和美感,學習藝術技巧和形式。「他們不是以老師的身份、角色去教同學怎樣畫、怎樣做,而是和他們一起創作。」駐校藝術家亦會經常在學校舉辦跨學科計劃,以及進行大型藝術創作。

耀中努力培育學生發展健全的價值觀,以對當地及全球社區與環境帶來積極貢獻。林校長介紹學校一個名為「希望種子」的慈善項目。項目始於2008年的汶川地震後,耀中師生與世界宣明會合作,於四川的資陽市安岳縣重建第一所希望學校──民主小學。「前幾年我們也帶家長和同學到中國內地探訪一些希望學校。」

希望學校是由耀中籌款興建的內地學校,為當地兒童提供一個安全而良好的學習環境。「我們鼓勵同學親身去體會、去幫助有需要的人。」林校長不諱言,學校的小朋友家庭條件不俗,而那些缺乏資源的小朋友即使面對困難的環境,依然積極樂觀,這對同學而言,也是一種深刻的體驗學習。此外,耀中所有IB文憑學生都會參與「創意、活動與服務」課程,旨在喚起學生關注當地和世界社區的需要。

為幫助學生規劃未來的學習與職業道路,耀中的「大學升學顧問小組」會提供個別指導,協助同學備齊申請大學的資料、準備成績單和推薦信。大學升學及職業指導課程亦是第十至十三班課程的一部分,培養學生未來獨立生活所需的重要技能。林校長指,學校的大學升學顧問輔導和同學關係密切,在升學上宛如作戰夥伴,耀中學生廣獲國際頂尖大學取錄,小組實在功不可沒。

青島視學被學生抱腳

林校長1997年在香港大學中文系畢業後,並不是立即當老師。「我不是立志要當老師,甚至做過半年記者。」他笑一笑道:「反而是人生中遇到的不同機遇,讓我漸漸確定自己的終身事業。」

他開始當老師是在一所本地學校,負責教中文。回想執教鞭的日子,林校長稱:「我很感激當時的學校,他們讓我教書的同時,亦請我做教學研究。」他當時為優質教學基金研究一個項目,主要研究教師的行為,後亦出版了一套叢書。林校長離開那所學校後去了澳洲進修,完成了碩士課程。「2000年回來後,便加入耀中,6年後學校派我到青島開辦學校,在那裏當了3年校長。」他回港後先後到了其他國際學校及香港大學工作,同時完成自己的博士學位,及至前年,再度回歸耀中,並在這裏擔任校長。

「我第一次在耀中教書時是在馬鞍山,那段時期我當過年級長,即類似本地學校的輔導主任。」林校長續道:「我很感謝學校給予的機會,因為在國際學校作為一個中文科老師,很多時會有不少局限性,但耀中卻例外,真正地實行東西互融、多元文化。即使本身的母語非英文,但你有意願,並具備適合的能力,就可以有更多的發展。」

問及他在青島時候的經歷,他莞爾一笑:「當時挑戰很大呀!真是跳出了comfort zone。」原來青島那邊的耀中是幼稚園、小學至中學均在同一個環境。「我是教中學出身的,但在那邊要面對的是整個學生年齡段。」學生年齡層大幅擴大外,學生家庭背景也很不同。「青島那邊的學生,很大比例都是外籍家庭,歐美、日本、韓國等,整個群體的構成很不一樣。」

他分享第一次到幼稚園部視察學生上課的難忘情況:「我一進去,見到學生們走來走去,又抱住你的腳不走。因為之前都是教中學生,未接觸過這麼小的學生,當下不知如何反應,是要抽腳離開抑或叫他們放開?」與中學生相處時,更多的是思想上的交流,面對如此親密的接觸,現在回想起來,則成為了林校長極寶貴的歷練。

 

 

 

 

林同飛小檔案

家庭狀況:已婚,育有一子一女

學歷:香港大學中文系榮譽學士、澳洲墨爾本大學中國研究碩士、香港城市大學(語言學)文學碩士、香港大學教育博士

執教科目:中文

興趣:發發白日夢,讀讀書(時間趕就讀書皮),也愛背包行

喜愛作家:沒有最愛,只有更愛,當下想起的是王小波

座右銘: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壁立千仞無欲則剛

 

 

 

耀中國際學校(中學部)

成立年份:1992

學生性別:男女

類型:私立

校訓:勤、儉、謙、信

地址:九龍塘多福道3號

 

 

撰文:王嵐

[email protected]

 

上一篇港青基信書院「民主自決」掛帥 學生提設新科 全校自定校服

下一篇金文泰中學校長 每年和金文泰長孫見面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