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劇教育在香港學校教育中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僅能幫助學生提升語文表達能力和創意思維,還能啟發他們的情感與道德意識,培養團隊合作精神和社交技巧。戲劇作為一種綜合性的藝術形式,能將文學、音樂、舞蹈、美術等多種元素融合於一體,從而為學生提供一個全面發展的平台。在這個平台上,學生們可以通過角色扮演、劇情演繹等方式,深入理解和體驗不同的文化和人生,從而增強他們的人文素養和同理心。
四十多年前入行時,還未明白以上道理,便以一個觀劇文青推秀自己班的學生排演一齣「小城風光」,作為中學畢業演出,至今還有學生記起當年排練及公演的情景。然而,這40年過去,戲劇活動在中小學校園中日漸減退,很少學校有社際或班際的戲劇比賽,更有些學校連劇社也沒有。究其原因,課外活動多元化、學校任務繁多,有心有力的教師也可能未有時間照顧,加上戲劇活動要動用極大的師生時間資源。
當然,還有學校在周年慶典排演一些英語歌舞劇,近年有觀賞到的是中學生演出的Mary Poppins 及 Alice in Wonderland。學校充分投資、學生盡力演出、到場的嘉賓家長及同學均熱烈捧場,作為一個綜合提升學生英語及文藝修養的大型活動,可謂美滿完成。想一想這些故事的內容,有正面勵志的部分,但始終是歐美的文化背景,而這些童話的對象是幼小孩童,對中學生而言會有點格格不入。跳出英語的學習,在當前的教育環境中,令我想起今年中看了三齣有關「中國故事」的公開話劇:
一、 《空山印深情・王維》通過再現唐代著名詩人王維的一生,讓我們看到了一位才子如何在動盪的時代中尋找自己的位置,並最終成為「詩佛」。此劇不僅讓學生了解到了古代文人的生活和思想,更重要的是傳遞了一種面對困境時保持堅韌不拔的精神態度。
二、《錢學森》(普通話)聚焦於中國「兩彈一星」元勳錢學森的事跡,通過他的故事激發學生們的愛國情感和科學探索精神。這種全方位的人物形象塑造,有助於學生建立更加立體的國家科技英雄觀念。
三、《馬蘭花開-英雄大愛》則是以「兩彈一星」功勳人物鄧稼先的事跡為基礎,向學生介紹了中國核武器研製過程中一段艱辛及輝煌的歷史。該劇通過鄧稼先的故事,強調了個人與國家命運息息相關,以及在困難面前不屈不撓的精神。
除了第一場多一些學生觀劇外,第二第三場的主要觀眾都是上了年紀的長者,可見教師以致一般大中學生對新中國的開國功勳人物較為陌生。就本港教育局頒發的價值觀教育框架,提出「香港中西文化交滙,但我們的價值觀教育仍然是立根於中華文化」。所以筆者認為學校應考慮一些更有中華文化傳統及近年偉人事跡的話劇,讓師生增強中華文化及近代歷史的認知。這樣不僅能幫助學生更了解和傳承中華文化,還能讓他們在欣賞或參與話劇的過程中,增強對國家和民族的認同感和自豪感。
基於以上認識,我對香港學校戲劇教育提出以下四個主要建議: 一、新思維推動學生參與戲劇創作和表演:大型戲劇表演投資甚大,可以考慮較為輕型的折子戲,另外亦可以微電影式攝錄,方面廣播給各類型觀眾;小學生可以用廣播劇形式。多元化鼓勵每一位學生投入,讓他們在實踐中提升語文表達能力和創意思維。同時,這也能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和體驗話劇中的情感和人物性格,達成「有知識、有故事」沉浸式學習經驗。
二、增加中國傳統文化及近現代史戲劇的比例:通過組織學生參與或觀看相關主題的戲劇,有效提升他們對中華文化的理解和認同,同時加深對中國近現代史上重要人物及其貢獻的了解。另外,在今年《施政報告》中提及「明年是抗戰勝利80 周年,政府會舉辦紀念活動,提升愛國精神。」在戲劇及歷史中有豐富的抗戰素材:風雲兒女 ──國歌的來源、宋慶齡女士在港的支援抗日── 突顯香港在「一國兩制」的作用、白求恩醫生義助八路軍──國際主義的犧牲精神... 都可以透過認識這些歷史及劇情,從中學生學習先輩的勇毅報國的精神,承擔國家偉大民族復興的使命。
三、加強戲劇教育的師資培訓:當局應該加強對話劇教育師資的培訓和管理,提升他們的藝術素養和在各類課程中活用戲劇教育。這樣既能保證戲劇教育的質量,又能讓教師更好地引導學生欣賞和學習戲劇。
四、搭建平台促進校際交流:當局及相關團體應統一購置或創作相關的劇本,加以本地化的處理,提供多樣化的演示模式免費讓學校取材參考,繼而通過舉辦展演、研討及戲劇節等形式,為不同學校之間提供展示和交流機會,促進優秀教學經驗的共享,進一步擴大戲劇教育的影響力。
香港教育領導協會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