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潮籠罩下,子女舉家移民,留下年邁父母在港獨自生活的現象,愈來愈普遍;香港基督教服務處【下圖】早前進行「留港長者狀況及服務需要調查」,發現相對無子女移民的長者,被留港長者不論社交及情緒健康等方面均出現顯著惡化,例如各有近七成人感孤單和有抑鬱傾向,情況不容忽視。團體希望政府加強社區支援協助長者適應新生活。
「我掙扎咗好耐,但為咗兩個讀小學嘅女,最終決定一家4口移民英國。」今年40多歲的邱先生本身從事出版業,去年帶同妻子及兩名女兒舉家移民英國,他「越洋」接受本報訪問稱,本亦不想留下母親在港獨自生活,但為子女有更好升學環境,被迫二擇其一。
不停說「唔知仲有無機會見」
「我本身係獨子,老豆早年離世,只剩番接近80歲阿媽由我照顧,但佢無選擇同我哋一齊移民。」邱先生說:「我有問過佢(母親),但佢話唔想變,我尊重佢決定,我只可以以後多啲返香港,但多極都起碼一至兩年先返一次。」憶起當天離別情景,母親緊抱兩名孫女,不停說「唔知仲有無機會見!」邱先生亦心情忐忑。
另一已移民英國的張先生,也是為子女「被迫」留下年邁父母在港生活,他向本報坦言︰「我都想佢哋(父母)移民,但佢哋唔想,我無計,希望仔女有好嘅升學環境,最終二揀一,犧牲咗父母。」
香港基督教服務處去年11月至今年2月進行「留港長者狀況及服務需要調查」,以問卷訪問203位50歲以上非住院舍長者,50.3%年齡60至74歲、67.5%是退休人士。
受訪長者中,36%有子女在2020年或之後移民外國,而63%移民子女是他們的「最主要照顧者」。調查結果發現,子女移民對「留港長者」的健康及生活均有負面影響,除各有近七成人(69.9%)「感覺孤單」和「有抑鬱傾向」外,42.5%「記憶變差」、41.1%「更常失眠」、39.7%「影響日常開支」、38.4%「減少逛街及到茶樓等消閒活動」。
逾四成記憶變差及經常失眠
該服務處順利長者鄰舍中心主任翁偉承稱,「留港長者」人數有上升趨勢,當局有必要為這群長者提供專門服務,協助他們適應子女移民後生活。該處今年8月會推出「社區好幫手-支援留港長者服務計劃」,加強對「留港長者」支援。
上月舉行的第四屆國際移民及置業博覽,主辦機構向3.5萬名參觀者進行「港人移民意向調查」,結果逾60%受訪者計劃2年內移民,最有興趣國家為英國(38%)、加拿大(21%)及澳洲(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