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移民及出生率低等因素影響,本港再有學校因收生不足未獲教育局批准資助開辦小一。有69年歷史、位於中西區的聖嘉祿學校,是繼黃大仙獻主會溥仁小學及長洲錦江小學後的第三間,據知教育局今年至少向5間小學「派0班」,除非接納校方提交方案,否則難免有「殺校」危機。當中長洲錦江小學擬申辦下學年開設私立小一,全費資助新生。另外有2間學校則採合併策略,同為柴灣區的救世軍韋理夫人紀念學校和救世軍中原慈善基金學校。
聖嘉祿學校、獻主會溥仁小學、中華基督教會長洲堂錦江小學都是因為欠1名小一新生,未能達到收生人數16人的「開班線」,而不獲准下學年開辦小一班級。其中3月31日接教育局通知「殺小一班」的中華基督教會長洲堂錦江小學,早前向教育局上訴,近日已接局方回覆,維持原來決定。校方引述教育局稱,由於適齡學童人口下降,基於既定原則,故下學年的小一班不獲政府資助。
校董會昨分別在校網及其Facebook專頁發文,以問答形式回應目前辦學狀況。校方表示,4月中已向教育局正式申辦下學年開設私立小一,也已提交一份詳盡計劃書,表明會由辦學團體全費資助來年的私立小一學生升至小三班,亦正向教育局查詢可否資助至小六畢業;即全費資助由現時上限的3年增至6年。校方指這是「作了最壞打算」,但若2024/25學年小一入讀人數能達教育局要求,運作會回復正常。該校說,從不同渠道收到教育局的正面肯定,相信成功申辦私立小一班機會極高,局方已答允本月中回覆申請。
聖嘉祿距開班差1人
至於聖嘉祿學校,校方昨發聲明稱,對教育局不批准開辦小一感失望及無奈,認為停辦小一並非「殺校」。該校校長李永佳表示,小一收生只有15人,欠1人才達16人開班要求,故無奈停辦一年小一,2024/25學年會恢復參加「小一入學統籌辦法」。他指出,教育局3月31日曾向校方提出如轉私營辦學或與其他學校合併等建議方案,但校方認為學校歷史悠久,受區內家長歡迎,亦與其他學校發展特色不同,故堅持繼續本身辦學理念,無採納其他選項。他說,校方曾3次以書面及口頭向教育局上訴及爭取開班,並反映有1名學生家長因為封關,未「趕得切」過關交表,然而局方按機制行事,5月2日駁回「終極上訴」,無顧及疫下來港升學學生人數減少,感到失望。
家長李太質疑教育局的決定對她不公平︰「我仔女已報咗聖嘉祿,而家突然唔准讀,要轉另一間學校,咁點得!」
救世軍柴灣兩校擬合併
另外,隸屬同一辦學團體、同樣位於柴灣區的救世軍韋理夫人紀念學校,及救世軍中原慈善基金學校,擬合併為一間小學,以應對小一收生不足問題。
教育局發言人稱,一直與辦學團體及教育界溝通,以規劃學校發展方案,並強調以學生學習利益為首要考慮。一般而言,學校若有意合併,可向教育局申請,該局會提供支援及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