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發展一日千里,許多行業被電腦取締,ViuTV電視劇《IT狗》打破了社會對IT人是宅男、電車男的固有刻板印象,說明有創意和膽識,夢想可成真。
東華三院鄧肇堅小學鍾家明校長都有看這套劇集:「故事主角是大人,但我們的學生像他們,努力吸收發揮編程和創科知識。」該校以科學科技教育見稱,獲辦學團體選為IT模範學校,一至六年級都設有STEM校本課程,讓學生學習最新科技,如機械人、編程、飛機設計、科學實驗等,所撰寫的教材及方法會作為模範,讓其他學校參考,培育未來創科人才。
「大家以為玩電腦就是宅男,事實上,很多小朋友起初較文靜,甚少與同學交流,但透過團隊活動,提升了溝通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從而建立自信。」鍾校長微笑說。
他的教育初心,跟學校願景一樣,就是打造一間「關愛、愉快,成就學生未來」的學校,他解釋:「愉快的童年很重要,小朋友在老師關愛下開心學習,才能發展所長,找到人生方向。」
老師接受編程培訓
學校既重視學生成績,亦着重多元化發展,編程教育是其中特色之一,高年級學生可於電腦課上有系統地學習程式編寫,培養運算思維能力,並運用所學創作不同的應用程式、數碼遊戲及動畫。學校也經常派學生出戰學界編程和電腦應用比賽,多次在公開比賽獲獎,包括今年「全港小學生運算思維比賽2022」小學組Scratch組別冠軍(詳見另文)。
鍾校長強調以上佳績有賴團隊努力,受訪時特邀相關教師、獲獎學生一同見記者,分享成功秘訣。該比賽由「賽馬會運算思維教育」計劃([email protected])舉辦,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並由美國麻省理工學院、香港教育大學及香港城市大學策劃,培養學生的解難能力及創造力。計劃亦為教師提供優質教材、學習平台及專業培訓。
鄧肇堅小學的6位老師接受了培訓,STEM教育統籌主任李潔儀是其中之一,她於2016年完成三十多小時沉浸課程,學習編程及教導學生解難等。「最深刻是受訓的老師都不是修讀IT出身,大家都不懂編程,起初有點怯。不過沒關係,慢慢摸索,從零學起,逐步了解Scratch和App Inventor知識,再回校分享,把編程融入教學。」
起初教授時,李主任擔心學生不明白,想起[email protected]講求To Play, To Think, To Code,開始放手讓學生試做試玩,大大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過往學生遇困難就舉手發問,現在遇到不明白地方,會主動上網找其他解決方法,然後與老師分享作品及經驗。」鍾校長大讚李主任和教師團隊充滿幹勁,常鼓勵學生發揮好奇的科學頭腦,參加比賽,汲取經驗。
李主任分享說:「有個男生學術成績平平,但他的閱讀、STEM和英文能力較強,早年參加編程比賽獲亞軍,更在多間東華三院小學中勇奪東華三院傑出學生第一名。」
也有學生家境一般,成績並不出眾,日常與哥哥輪流使用電腦,4年級參加[email protected]課程和比賽後愛上編程,然後自學Python,寫了程式展示給老師看,升中後繼續參加創科研究和比賽,確立人生方向。
舉辦展覽分享成果
看到學生一展所長,鍾校長既開心又欣慰。「有些學生未必在學術成績上有傑出表現,可能是在STEM、體育、音樂、藝術等其他方面發光發熱。」他於1999年加入學校,一直協助推動資訊科技與電子學習,2015年調到辦學團體另一間小學當校長,直到2020年回來接任成為校長,令學校的資訊科技教育更上一層樓。
李主任和團隊不斷構思活動,帶領學生參加校外展覽,例如創新科技嘉年華、學與教博覽等,她表示:「有些家長見到孩子打機十分反感,認為他們只顧玩,於是我們推出親子編程工作坊,讓家長真正認識箇中內容,放手讓孩子追求自己喜歡的事情。」
鍾校長一直強調東華三院辦學宗旨是全人教育,營造關愛愉快校園環境。「小朋友得到關愛,將來才會懂得關愛別人。我相信每個人都有長處,能盡展才華最開心。」
以體育科為例,每個年級有不同活動內容,譬如三年級開始有游泳課,另外請武術師傅來校,指導二及三年級學生學武術,強身健體,又有欖球總會專家來校教五年級學生,並且用英語交流,增強學生的英語能力。
養動物是生命教育
鄧肇堅小學位處屯門安定邨,校舍有逾40年歷史,設備齊全,包括STEM Lab、電腦室、設有空調系統的體育館等。最特別的是有一個Pet Home,校方從動物機構領養了兩隻被遺棄的兔子,由學生改名為「小跳豆」、「拿度伯伯」。
鍾校長表示「拿度伯伯」已年邁,兼患有白內障,學校給牠一個安定歸宿,並作為生命教育,讓學生透過照顧動物,學習尊重及善待生命、關愛及同理心。他認真地說:「低年級主要學習動物知識,高年級負責照顧、餵飼,處理大小便。學校還領養被棄的龜,亦養了一些金魚。」
過去有Pet Home照顧專員,嘗試用科技結合照顧動物概念,設計成作品「堅醒晨監測樹」,以救救珍稀小熊貓作為主題,獲得海洋公園STEAM學生大賽2022年冠軍(小學組)。
作為區內受歡迎學校之一,學生升學理想,2021及2022年升中獲派首志願及首三志願比率,皆較全港平均數為高,屋邨學校創出佳績,絕不容易,鍾校長一再感謝教學團隊齊心努力。
近年他印象最深刻的電影是《媽媽的神奇小子》,曾安排全校師生包場入戲院欣賞影片。「故事講述香港殘奧田徑賽金牌得主蘇樺偉和他媽媽的母子關係和奮鬥事蹟,眼見現今年輕人很多時候沒有目標,或者只希望買樓,你看蘇樺偉不會想買樓,而是突破自己,他熱愛跑步,人要堅毅、有目標,盡自己能力爭取,正如在知識、學習上追求,將個人才能發揮出來,才是人生目標。」
他停一停續說:「當然,不能忽略蘇樺偉身邊的人,他的媽媽、教練是最大功臣,像學校有一班充滿愛心、幹勁的教師團隊,讓小朋友感受愛。」最後他引用東華校歌的歌詞「他日成材,服務社會報恩厚」,寄望學生找到自己才能,將來貢獻社會。
東華三院鄧肇堅小學
學校類型:資助、創校年份:1981年
學生性別:男女、校長:鍾家明先生
班數:30班、教學團隊:59人
地區:屯門區
撰文:林艷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