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良局鄧碧雲紀念幼稚園着重師生互動,葉彩玲校長於2010年加入學校,便以「問題-探索-經驗」作為教學特色,老師透過開放式問題引導幼兒思考,經過與同輩及師生討論互動,讓小朋友獲得親身經驗,建構新知識。
葉校長舉例,曾有幼兒問老師:「為什麼蘋果是圓的?」老師便以「蘋果」作為課題,在探索時段帶來大小不一、顏色不同的蘋果給小朋友觸摸、辨別氣味、觀察外形和品嘗,鼓勵他們分享經驗、提出新疑問,例如為什麼蘋果有核?如何食用?
葉校長解釋:「由進行探究、觀察、分享等活動,不斷反覆討論,小朋友對蘋果的外形、結構及味道有深入認識,了解到蘋果有果皮、果肉和核,有不同品種,而且味道會有酸和甜之分,不但累積學習經驗,同時加強幼兒對身邊事物的興趣。」
她強調幼兒為主導學習者,譬如老師以「食物」為學習課題,由小朋友提出自己喜歡的食物,收集意見,從中選出最受歡迎的來探索和討論。「每班討論焦點不同,由老師和學生一起訂立。」
以低班為例,曾經有人問:「米從哪裏購買?」老師帶領學生到區內街市視察,小朋友發現原來米有很多種類,包括白米、紅米、黑米等,然後每樣購買少量回校煮食,再討論每種米的分別。
至於高班其中一個主題是探索「水樽」,大家帶來不同大小、外形、質地的水樽,又討論每次盛載水容量和功能,由小朋友自行研究,分享經驗。
與教大學者合編課程
葉校長很早就聯同香港教育大學陳聲佩博士主編「問題–探索–經驗」教學系列書籍。
於是,她將這套課程引入保良局鄧碧雲紀念幼稚園:「我們着重問題、探索和小朋友回饋,特別是他們的滙報和表達能力,幼兒班小朋友可能只會說兩三句,到了高班有明顯進步,說話能力增強,多了具體內容。」
另一方面,為讓家長了解課程特色,校方會邀請家長觀課。「老師為學生做Mind Map,用不同顏色的字代表小朋友探索前想法,以及探索後的發現,課後老師會交給家長,讓家長了解子女學到的課題及學習進度。」
現時該校每星期有3天「問題–探索–經驗」課堂,另外兩天分別為正向教育課及創意藝術課,葉校長肯定地說:「小朋友須要享受完整的創作時間,於是安排一天為創意藝術課,自由發揮創意。」
至於正向教育課程,則配合品德教育推行。「嬰幼兒期是品格形成和發展的關鍵期,讓幼兒透過不同活動、繪本故事如《情緒智慧小蘑菇》,認識不同情緒,培養良好品德,如關愛、誠實、尊重、禮貌、責任、勇於挑戰、感恩與珍惜等。」
為了鼓勵小朋友努力達至良好品德行為,葉校長更在校內增設一部扭蛋機,獎勵表現出色學生。
語文方面,該校設外語增潤課程,由3名外籍英語老師及一名普通話老師任教,為幼兒打好語文基礎,建構兩文三語學習經驗。
葉校長停一停後補充:「平日的英語課程以小組形式,由外籍英語老師任教,透過生活化情景及實物教授,讓小朋友每天開心學英語,打好語文根基。」
除課堂活動外,葉校長和教學團隊為幼兒編排戶外活動,配合主題舉辦不同社區學習活動,「譬如在藝術文化課題,老師帶領高班學生去香港藝術館,欣賞書法展覽;低班學生到訪香港文化博物館,觀賞粵劇服飾。學校一直提供多元學習經歷,讓小朋友拓闊視野,增加生活經驗。」
課外游泳訓練建立自信
為了發展幼兒潛能,該校推行不同種類興趣活動,如制服團隊、合唱團、鼓樂隊、「學前小海豚」計劃等,建立幼兒自信,培養互助精神,希望學生達至「一生一體藝」目標。
「學前小海豚」是保良局屬下幼稚園推行的學習計劃,透過課外游泳訓練,提升幼兒大小肌肉發展,建立自信。
與此同時,今個學年葉校長增聘了體適能教師,每星期帶領小朋友到學校旁邊的戶外籃球場,進行各種體育活動。
「男老師在幼稚園較罕有,小朋友很留心聽老師的說話、指令和示範,鍛煉身體。我們相信更多體能活動,可提升小朋友的專注力和大小肌肉發展,有助改善坐姿,對執筆寫字都有用。」
該校共有6個課室,另有體能活動室、鄧碧雲創意演藝室和陳映華紀念圖書室,最特別是戶外的有機耕作小園圃,透過多元環保活動、種植等,提升幼兒的環保意識,教他們作為地球一分子,合力減少污染,珍惜資源。
目前該校有二百多名學生,當中約20名為非華語小朋友,包括來自菲律賓、馬來西亞、泰國和巴基斯坦等地。
「最特別是一個非洲裔小朋友,懂得聽和說中文,哥哥也是我們的畢業生。」葉校長表示,現時聘用了一名非華語老師,協助非華語學童學習中文,同時鼓勵非華語家長義工參與學校活動。
「新年期間,有泰國學生家長親手製作糕點帶來學校分享,亦有巴基斯坦學生的媽媽來校教畫henna。近年成立家長教師會,透過親子活動,促進學校與家長的溝通及聯繫。另設有家長資源角,提供社區資訊予家長參考,又定期舉辦家長育兒專題講座及工作坊,加強家長培育幼兒的技巧。」
最近,葉校長欣賞了有關寄養的電影《流水落花》,非常難忘。「學校有幾個小朋友來自寄養家庭,這班家長充滿大愛,令人敬佩。」
學生愛回校探望老師
一眨眼,葉校長已服務學校13年,她的教學生涯既開心又充滿意義。「以前有個婆婆每天湊孫返學,現時孫兒已升上中學,偶然和婆婆相遇,大家傾談得好開心。區內的清潔姐姐也很友善,每天經過學校門口,都與我打招呼。」
最難得的是學生升上中學後,不時回來探望老師,緬懷幼稚園開心生活。「這也是我最大心願,希望小朋友愉快度過幼兒階段,並將所學,尤其正向思維帶到將來,積極面對人生,對自己有信心。」
訪問尾聲,她提供面試貼士,表示家長不用對小朋友過分操練,應讓小孩以輕鬆愉快的心情進行。
「在面試過程,老師可透過遊戲看到小朋友的自理能力及獨立性,請讓小朋友自行完成活動,保持禮貌,與別人打招呼,與老師有眼神接觸、多互動及交談。家長亦要保持平常心,不要太緊張,讓小朋友有更多機會回應老師,表達自己。」
保良局鄧碧雲紀念幼稚園
學校類型:非牟利、地區:大埔區
創校年份:1983年、教師人數:15人
校長:葉彩玲女士、學生性別:男女
學制:半日制及全日制
撰文:林艷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