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保良局雨川小學 家校緊密合作 推動生命教育

林艷虹| 幼小學府

2021年1月28日

「社會急速變化,學生面對學業壓力、青春期轉變、未知的前路,老師及家長不能再沿用以往經歷告訴他們怎樣行。最實在是性格、品德上的栽培,裝備孩子知識、技能和態度,將來勇於面對挑戰,能承受挫折,學懂尊重別人,就是我們的生命教育。」保良局雨川小學(下稱雨川)蔡曼筠校長解說學校的生命教育理念時說出重點。

她認為,學校只是小朋友成長一部分,課堂時間有限,因此需要家長支持配合。幸運地,雨川有一班熱心家長組成「雨絲家園」團隊和老師一起受訓學習,積極分享和推動生命教育,讓孩子在正向思維環境下健康成長。

問蔡曼筠校長雨川的亮點是什麼?她毫不猶豫地回答:「第一是人,第二是人,第三也是人。」

她微笑解釋:「雨川最寶貴是人,包括一班專業、愛學生的老師和職工;其次是學生,不但與同學、老師關係良好,而且一代代承傳雨川人3個特質:關愛、堅毅、盡責;當然還有家長信任、努力和學校攜手合作。」

10多年前,蔡校長擔任天水圍一間學校的創校校長,感受深刻。「當時天水圍可謂悲情城市,未有輕鐵和社區配套,家庭支援相對薄弱,小朋友對外面世界認識不深。我問學生將來的夢想,一半人想做廚師、司機,女同學只想嫁人。這些經歷深深啟發我,原來即使學校多努力,也須家庭配合和支持,才能推動學生愉快成長,找尋真正人生目標。」

2009年她加入雨川成為校長,起初遇見個別學生上課毫無精神,對學習失去興趣和活力,甚至出現情緒問題,令她不禁慨嘆:「他們只是小學生,何以變成這樣?於是提醒自己不能再讓學生抗拒和厭惡學習,所以致力推動生命教育,花了很多心機栽培學生心靈健康。」

由於學校和家庭構成了學生生活的絕大部分,因此推動生命教育,需要家庭和學校合作。「現在小學負起的擔子愈來愈重,但在課時、課程、場地等方面也有限制,學校充其量只能照顧到小一至小六在校的學生,生命教育是一個潛移默化的課程,必須要與學生的日常生活結合。」

家長組成教育小組

蔡校長感謝該校一批熱心家長,組成「雨絲家園」團隊,積極分享生命教育。「雨,除了意指雨川,也代表團隊的家長對學校孩子的付出像綿綿春雨一樣,潤物細無聲,默默為雨川孩子灌注生命力。」絲,她表示可讀成英語C,象徵孩子(Children),同時亦因為每位加入團隊的家長都會閱讀《絲瓜絲瓜怎麼啦》故事而獲得啟發。

她簡介故事:「話說有位農夫看見博士種了好的絲瓜,向博士拿取種子於自己農田的其中一塊地耕種,但經過多輪採收,農夫仍然種不出博士一樣好質素的絲瓜,後來發現需要整塊田一致用高質素種子,才能成功。」

故事比喻要孩子成長好,就要周遭環境一樣好,一致配合才會成功。「學校是一個大家園,老師和家長齊心起動,一起鬆土、撒種,改善學校以至社會的土壤,促使我們下一代活在良好環境中。所以家長的投入及參與,是推動生命教育的關鍵。我期望有更多家長支持,延續絲瓜的精神。」

「雨絲家園」每位家長都會接受專業培訓,早於2016年該校就策劃「橋.連結生命的故事」家校生命教育計劃,經過3年發展,團隊曾三度隨校方一起到台灣學習,把所學所感滋養雨川孩子的心靈,更以故事、戲劇、遊戲、親子活動等方式向區內幼稚園學生及家長介紹生命教育。

蔡校長最難忘是2015-16學年,第一次帶領家長及老師到台灣,展開探索生命教育之旅。「校長和大家無分彼此,一起學習,一起閒話家常。我們參觀當地學校,家長於當地上課,觀賞台灣志工媽媽如何走進課室與小朋友分享故事,汲取經驗後回港實踐。與此同時,台灣導師獲邀來港,看家長講故事表現和給予意見。」

她指,「雨絲家園」家長團隊在學校進行一些生命教育的實踐方案。「譬如,一年級訂立主題是自我價值,家長入課室講故事,讓學生知道每個人都是獨特,不需要比較,而是互相欣賞。三年級可能面對更多朋輩問題,於是家長主動分享相關的主題故事,設計手工、遊戲等活動與學生一起玩。另外會定期舉辦家長工作坊或聚會,介紹質素好的繪本給家長與小朋友分享。後來,慢慢發展成親子生命教育學習團,讓家長與孩子一起學習。」

舞台演出感染孩子

每年的故事爸媽話劇更是雨川大型活動、學校重頭戲。由家長粉墨登場在舞台表演,讓孩子欣賞父母另一面。「最近期是2019年,一班熱心家長施展渾身解數,為台灣彩虹愛家生命協會的《狗狗天堂》這個劇目改編,重新譜上粵語歌詞及編排舞蹈,傳遞生命與關懷。」

她表示演出除了令雨川人留下難忘回憶,也在參與公開場的數百個家庭心中留下生命教育的印記。「家長們從不懂跳舞、不擅唱歌,到在台上載歌載舞,過程遇到不少困難。學校安排戲劇課程支援團隊,家長憑着對生命教育的熱誠,對孩子的關愛,把難題逐一解決,他們花了許多心血改編歌詞、編排舞步,小朋友看着爸爸媽媽努力的排練歌舞劇,孩子更學會欣賞,學會體諒。」

蔡校長又提到學校課程發展方針:「從生活中學習,從經歷中領悟」,主要透過多元化學習經歷、老師家長悉心教導,讓學生反思成長。「學習就是生活,生活就是學習,我們不局限於課堂,亦延伸至家庭、社區及世界各地。」過去,該校以「世界教室」為名的境外學習,包括紐西蘭視覺藝術及文化體驗、韓國STEM再生能源考察、新加坡STEM濕地考察、東京樂隊境外交流等,拓闊學生視野。

「學校重視群體學習,家庭是小單位,小朋友在家中有父母良好照顧及指導,父母可因應小朋友獨特性,在教育上作出調節。但學校是群體生活,他們要學懂放低自我,融入群體,透過小組討論、分享、跨學科跨年級學習活動,讓不同能力的同學發揮所長,以及從比賽中學習接受輸贏。因此不能要求老師如父母、要求家長如老師,而是大家相輔相成,彼此合作共同教育小朋友。」

走入巴士學習英語

該校亦與社區不同團體、中學、幼稚園、長者中心等緊密聯繫,舉辦活動擴闊小孩接觸面。「服務學習是學校另一大特色,於四五年級致力推行。主要由高年級哥哥姐姐負責,教學弟學妹適應新環境、教他們寫手冊等。近年各級老師積極推動班級經營計劃,加深師生情意。」

環觀校園環境,該校臨近馬鞍山海濱長廊,學生平時上課享受大海景,心曠神怡。校內還有獨立游泳池,地下大操場旁邊有一輛退役巴士,改造成英語活動教室,名為Riverain Express。蔡校長笑說,車牌8908代表該校的選校編號,Riverain Express即雨川巴士,上層更布置成迷你電影院,供學生觀賞電影。

李玉雲主任負責幼小銜接,她指該校除了重視小一新生,也關顧小一家長的需要,因此特別設計「小一家長學堂」。「學期初發出家長問卷調查,因應需要,為家長設計不同的工作坊及親子活動。除了小一家長學堂,學校還安排很多類型的講座、交流活動,期望家長有機會和子女一起學習和成長。」

為讓小一新生適應學習環境,李主任表示學期初主力教導小朋友自理能力,然後鼓勵他們自訂目標,回家實踐。「我們目標是希望小朋友能將學校學到的態度和技能回去運用,例如摺衣服、抹枱、清潔等,小朋友會跟着學校提供一系列自理能力工作紙事項,回家積極參與。」

 

 

保良局雨川小學

學校類型:資助、學生性別:男女

創校年份:1988年、教學語言:中文

校長:蔡曼筠女士、教學團隊:65人

學生性別:男女、班數:30班

 

 

撰文:林艷虹

[email protected]

上一篇元朗信義會生命幼稚園 2萬呎校園 動靜相結合

下一篇仁愛堂龐盧淑燕幼稚園 愛心人情味贏口碑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