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血會思源學校的前身,是位於大窩口的德貞小學,後來因重建搬遷至荃灣,至2009年在新校舍安頓,同時易名為寶血會思源學校,校名含有「飲水思源」的傳承之意。
「只要給予機會,學生便有進步的可能;只有被愛,學生才能去愛;只要多經歷,學生就能夠活在感恩之中。」寶血會思源學校校長郭敏儀說。為此該校特設「思源Live Show」,讓學生一展所長,增進師生、同學間感情之餘,亦讓校園更添活潑。此外,該校以不同活動推動STEM,如鼓勵學生參加各項展覽,通過實踐製作來鞏固所學,同時訓練溝通和協作能力。
寶血會思源學校校長郭敏儀堅信,每個學生均各有長處、優點,學校的職責是幫助學生去發掘,並加以栽培。「我們推行普及化資優教育,以發掘和培育在不同領域上資賦優異的學生。故此,學校在特定的星期四午膳時段,於雨天操場設立『思源Live Show』,為學生提供展示才能的平台。一至六年級的學生皆可以自行報名參加。」
在Live Show上,學生可透過不同的表演形式,例如音樂樂器演奏、魔術、朗誦、舞蹈、武術、運動或戲劇等,向在場同學和老師展現自己的才能。「老師其實亦可趁此機會觀察,從中發掘有才華的學生,再加以栽培。」郭校長笑說。
讓學生成為表演者,不但可發掘自身潛能、增強自信,更可建立同學之間的互相砥礪、分享的文化。另外,除了可以自薦成為表演者外,學生更可擔任幕前和幕後工作,如司儀、籌劃等崗位,從而了解籌辦活動的流程,以及明白團隊精神的重要。
製作生命教育節目
近來學界特別重視生命教育,寶血會思源學校也不例外。學校特別將生命教育配合校園電視台,製作相關直播節目,讓學生透過校園及社會生活事件作多角度的探討及反思。「希望通過這些節目,讓學生明白,並建立起自律、環保、有誠信、負責任、關愛、正確使用互聯網等價值觀及態度。」
郭校長指,直播節目內容會從校園及社會中,有關誠信、關愛、環保、網上操守及善用資訊科技事件取材,並由師生合力參與短片製作及直播節目。「節目播放後,老師亦會邀請學生即場進行反思及發表意見,並與嘉賓老師交流意見,加深他們對相關主題的了解。」在未來的日子,郭校長更希望將活動推展至學科學習上,「校園電視台將會繼續配合校內各科組,優化教與學模式,推行生命教育的同時,也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推動STEM方面,學校亦注重讓學生從不同的活動中體驗、學習,並且加以實踐。「我們成立了機械人學會『Robotics Junior』,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及思考能力。」郭校長解釋,活動安排予小一至小三的學生參加,同學可按照課程內的任務進行活動,過程中,學生需要進行自學。「他們要先透過平板電腦觀看課程內的短片,以了解該任務,再按指示搭建機械人及編寫控制程式。」
較高年級學生,如六年級生則更進一步地結合STEM和遊戲,郭校長說:「他們在校內的STEM課上運用簡易環保物料研發陀螺發射器,進行了很多次的測試和改良呢﹗」這些學生後來在公開展覽上教導參與者製作發射器,讓他們體驗當中的STEM元素和樂趣,更即席進行陀螺對戰比賽。
活學STEM製隔音屏
除在展覽展示在遊戲上如何運用STEM,學生亦在環保議題上發揮所學,參加以「隔音屏設計師」為主題的展覽,「為解決校園的噪音污染問題,五年級學生在常識科和電腦科課堂上,研究不同物料在隔音和吸音方面的特性,設計出隔音屏模型。」同學在展覽上向參觀者展示隔音屏模型,同時講解物料的運用和隔音屏的結構。
郭校長認為,學生向公眾及不同持份者分享自己在STEM方面的學習成果,並且學習主持STEM體驗工作坊,能夠進一步增強溝通、表達和協作等的能力。而學生有機會參觀由其他機構舉辦的STEM展覽,在增廣見聞之餘,更促進彼此的交流。
學校發掘學生潛能外,亦希望能增強學生解難能力。該校曾於上學期舉辦了「天空工程——小領袖義工計劃」訓練活動。郭校長介紹:「活動包括兩個環節,先透過歷奇訓練培養同學正面的價值觀和積極的態度,提升抗逆能力及解難能力。」其中有一個名為「願望信心柱」的活動,學生需要爬上高柱,藉此鼓勵學生勇於面對困難。第二個環節則安排學生於下學期參與社區嘉年華義工攤位活動。
寶血會思源學校
學校類型:資助、宗教背景:天主教
創立年份:2009、校長:郭敏儀女士
學生性別:男女、教學語言:中文
班數:24、教師人數:47
撰文:王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