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真理浸信會碧濤幼稚園.幼兒園 繪本美藝讓學生進行精神遊歷

林艷虹| 幼小學府

2022年7月21日

「《100層樓的家》一書,講述神秘的海底有一座100層高的建築物,住着不同種類海洋生物,聽完故事後,小朋友投票選出心愛生物,再在紙上為牠設計和畫出新家。」

真理浸信會碧濤幼稚園.幼兒園潘佩子校長認為,每本圖畫書承載不同生命故事,讓小朋友通過文字與圖像,進行精神上遊歷,建立更開闊與宏觀視野。因此重視繪本教育,把豐富有趣的美藝元素融入課程,激發幼兒興趣。

「閱讀一本故事書後,老師安排小朋友進行多元延伸活動,可能與遊戲、科學、體能或美藝相關。」

其中,繪本《河馬海蒂愛跳舞》內容與音樂有關,老師教全班同學一起玩節奏樂,讓小朋友透過練習,一起演出。《西瓜籽》描述有隻小鱷魚愛吃西瓜,老師發展出科學活動,讓小朋友觀察不同生果核,例如火龍果、西瓜,研究哪些水果核可以吃和了解其特質。

《我是小畫家》一書講述有隻小鴨子熱愛畫畫,老師在校內牆身掛上大畫紙,小朋友利用水彩以1:1比例,繪畫出全身自畫像。完成後每人和作品合照,然後老師把全班學生的人像畫,合併成一幅大壁畫,名為《我們這一家》,溫馨親切。

 

《誰是好榜樣》一書讓教師以繪本的情景作導入,以洗手程序圖教小朋友清潔雙手次序,做個潔淨小寶寶,同時讓他們嘗試洗臉、學習扭毛巾、梳理頭髮,提升自理能力。

提醒家長盡量放手

潘校長強調:「每年新生家長會,我都提醒家長和老師,盡量放手給孩子去做所有事情,包括穿鞋脫鞋、綁鞋帶、揹書包。很多時大人以為孩子『唔得』,只是家長心急,爭着幫忙,剝削他們學習和嘗試的機會。譬如抹嘴,很多家長怕孩子抹得不乾淨,忍不住出手,其實就算兩歲小朋友,也要相信他們有能力辦到,給他們機會嘗試。」

因此每個小朋友踏進校園,潘校長要求他們自己揹書包。「食茶點時自己拿水杯、放好毛巾盒,當然有些尚年幼,我們從旁協助,盡可能幫少一些,他們的自理能力自然會提高。我們深信孩子可以自行揹書包步行回來,不需要大人抱或拿書包。」

潘校長加入該校15年,教學理念是透過多元化活動,鼓勵小朋友「動手做」,期望他們從「遊戲中學習」及「實踐中體驗」,她坦言:「學校位於沙田區,對象多是中產家庭,有些家長要求高,不想課程內容教得太淺,如何令他們相信小朋友透過遊戲和教材用具來學習,這是重要的。所以我們較多常識、概念性、創意的知識,提升幼兒的邏輯思維。」

語文方面,教師們除了透過繪本故事形式,亦設計出校本中英文字卡、圖卡,小朋友可以帶回家,跟父母玩遊戲和溫習,閱讀和認識更多字,到小學作文時就有豐富詞彙。「另有普通話及英語專教老師駐校,小朋友遇見他們時,就用普通話及英語溝通交流,漸漸變成習慣。有時舉辦英文周、普通話周,營造語言環境,提升說話能力。」

疫情前老師根據課程單元,安排幼兒參觀香港不同景點,擴闊眼界。「譬如提到食物知識,曾帶學生參觀稻鄉飲食文化博物館;關於動物,曾到訪天水圍濕地公園,增進知識。疫情期間,戶外活動變成網上Zoom教學,老師一邊播放濕地公園影片一邊Zoom講解內容,或邀請機構派員前來學校分享。」

舊生回校重拾回憶

去年暑假該校進行大型翻新工程,設計以純白和木色為主,令人感覺柔和舒適。「為了培育創意,我們引入LEGO education,走廊有幅LEGO牆和教材給小朋友玩,另有兩個畫畫牆,定期讓小朋友進行藝術活動。其他設施包括圖書閣、室內室外活動場地,煥然一新。」

制服團隊「香港基督少年軍第367分隊」也是該校一大特色。潘校長指,幼稚園全日班低班及高班是「小綿羊」;高班至小三是「幼級組」,透過基督教教育、步操訓練及品格教育,培育紀律、服務他人精神。

「很多小朋友畢業後,捨不得幼稚園,經常回校探望老師。而透過參加制服團隊,即使他們升上小四、小五,仍可以回來一起集隊,重拾回憶。「學校有不同教材遊戲,所以每天小朋友一返學,可以自由到不同課室玩,促進高低班小朋友的交流,有時大哥哥、大姐姐在校車認識低班學生,主動照顧他們,結伴同行。」

潘校長親切健談,喜愛面對不同人的工作,經常接觸小朋友和家長。她認為,作為幼兒工作者最基本的條件是耐性和愛心,更重要是同理心。「小朋友是白紙一張,有時家長也是新手父母,只要代入他們角色,便會明白他們感受。」

服務碧濤幼稚園15年,說到近年的移民潮,她感慨地說:「不少校友、現正就讀的小朋友要離港,臨走前探望我們都依依不捨。今年初30周年校慶活動,收到校友心聲,很感動。不少人移民後都保持聯絡,傳送近照分享近況,能有一班校友和學生支持是開心事,對老師亦是鼓勵。」

她想起有位高班小朋友,父親是法國人,媽媽是香港人,早前和哥哥隨父母返回法國生活,未參加畢業典禮便要離開。「為了讓他有一個完美的幼稚園回憶,老師問媽媽要他的相片,製成畢業相、證書和幼稚園畢業特刊,所以他可以和同班同學有一幅完整的合照,彌足珍貴。」

她笑說,這位小朋友經常惦掛學校,想打電話給老師,因時差關係,最後他改為發電郵給老師。「他哥哥也是校友,在這裏畢業。而他最後收到畢業特刊,保留了童年回憶,非常開心。」

收生方面,小朋友足1歲便可報名申請面試。「主要和老師傾談、玩遊戲,老師給他們一些教材或口頭提示,例如叫小朋友拿一輛車、問他們名字等,有些小朋友未必懂說話,但會發出聲音或用手指表示出來,代表他們能理解事物。另外會留意父母如何用語言引導小朋友做事、小朋友是否聽指令等。」

開學前有適應活動

今個學年起,兩歲及3歲已註冊的新生,可於開學前免費參與「陽光寶寶」活動,讓孩子先適應和認識學校。「入學前父母帶小朋友來學校玩遊戲,事前熟悉環境,教他們日常生活事情,令小朋友內心較安定,將來更易融入校園。」

在幼小銜接方面,她積極聯繫沙田區小學校長:「如情況許可,安排小朋友到小學聽講座和參觀,疫情下多變成Zoom形式進行。另設小一模擬活動,例如教小朋友寫手冊、模擬分科上課和小賣部情節,讓小朋友了解小學生活。」

她透露早前教育局外評員來校視學,讚賞該校學生有禮貌、守規矩,不怕陌生人,主動與人傾談,文字和知識的觸覺強,喜愛挑戰,整體氣氛和諧。潘校長笑言:「學校最大亮點是感覺統合(詳見另文)訓練、繪本閱讀,未來會引入更多STEM玩具,培育幼兒創意和獨立思維。」

她想起修讀碩士時其中一位老師張文彪博士的著作《僕人領袖之十二項修煉》,對她啟發深遠。「人要了解自己的思維模式,知道屬於理性還是感性,然後作出平衡,如果太感性,就需要多點理性分析,看事物會更客觀,但過分理性的話,則缺乏同理心,不懂別人所想,做面對人的工作便很困難。」

訪問尾聲,她說出對學生的期望:「幼稚園階段應是開心的,小朋友一定要開心,學懂愛錫自己和身邊人,就是《聖經》所說的『愛人如己』,然後將學到的實踐出來,而不流於背金句,更希望小朋友擁有正面思想,人可以有不開心情緒,謹記抒發後,抱持積極正能量面對人生。」

 

 

撰文:林艷虹

[email protected]

 

上一篇亞斯理衞理小學採用「最好的」理念

下一篇考單車牌 走獨木橋 試揸巴士 中華傳道會呂明才小學活動滿Fun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