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後區選之回望民調與假新聞

李道|

2019年12月11日

新一屆區選塵埃落定,黃營約得57%選票,藍營則獲41%。結果出爐後,各界紛紛作出前瞻性分析,包括特區政府應如何招架,以至推測明年立法會的議席分布及競選策略。然而,除了往前看,往後看其實也別具意義,甚而會看出驚人景象。

人們傾向往前看,固然無可厚非,不過,就似流年運程書,回望一眾風水師年前曾說什麼,亦有相當趣味以至研究價值。同一道理,古今中外的民主選舉,普遍雖較少往後看,但至少有一點例外,就是愈來愈多人開始質疑,具有預言意味的滾動民調究竟有多反映民意。

的確,近年情況顯示,不論英國脫歐公投,抑或上屆美國總統選舉,相關預測性民調均未準確預測戰果,說明民調的可信性未必太高;尤其是如果民調指出雙方陣營旗鼓相當,差距甚至小到誤差範圍之內,則結果更難預知,尤其易受投票率的高低左右。

「藍中帶黃」似乎更多

今次區選被視為「黃藍公投」,57:41的賽果一般被解讀為兩營基本盤,八九不離十。以此重新審視過去坊間民調,就可溫故知新得出更多重要訊息。

不少二元性民調結果,誠呈現出貼近6比4的黃藍比例。譬如,民調指約67%受訪者對警隊濫捕、失控等不專業行為說法表示贊同,約64%贊成如政府不能保障香港人權,港人應向國際社會求助,相關數字大致與選舉結果相匹配。

同一機構早前民調亦顯示,58%市民認為警察在警民衝突中使用的武力太大,不過,同時亦有71%認為政府要為持續的警民衝突負最大責任,更有約80%支持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反對者僅得14%。這無疑可理解為,在黃絲所佔的六成以外,還有不少藍絲覺得警方處理失當,應予追究。

再看同一機構的同類調查,約83%和73%的受訪者認為,政府和警方要負上「幾大」及「好大」責任,認為兩者責任小的僅有6%和12%;顯而易見,這又突顯頗大程度的「藍中帶黃」傾向。認為示威者負上同等責任的比率雖佔40%,這固然切合藍絲比率,但值得留意是,仍有多約35%認為示威者責任屬小。換言之,在六成黃絲之中,有近一半「黃中帶藍」不齒抗爭所為。事實上,調查也指不足五成受訪者支持堵塞交通、罷工等不合作運動,說明黃絲的「三罷」抗爭不宜過火。

至於一家大學旗下的民調,同樣反映不論黃藍都認為警方工作須要改善。這個上月底進行的調查指出,受訪者對警方信任度平均為2.6分(10分為滿分),高達51.5%給予0分,充分突顯黃絲對警方有多不滿;同一時間,多達68.8%支持大規模重組警隊,不支持者只有22%,亦進一步確立部分藍絲亦不滿意警隊表現。

「假新聞」干預民情

好了,稍作總結,回望上述民調結果,再比對最新選舉結果,可見不少黃絲仍不傾向太激進的抗爭,更多藍絲則對政府和警隊不以為然。「藍中帶黃」的市民,顯然遠多於「黃中帶藍」;又或者說,現時政治光譜的中間點或中庸點,是偏向黃色一方。

然而,以上推論,乃是建基一個假設——以上民調結果準確反映民意。正如文首所指,現時世界各地的民調變得有點不可信,試問香港又豈會獨善其身?如果說,選前民調所預示的選舉結果會受投票率左右,那麼民調的結果亦會受市民願否作答的回應率影響,再考慮到問題與答案的設計等,俱為民調是否足夠廣泛平均、足夠客觀準確反映民意的關鍵。

亦即是說,上述民調真箇反映出「藍中帶黃」的傾向?還是僅反映受訪樣本的黃絲比藍絲多、或黃絲更積極回答相關機構的民調?畢竟,不少結果所呈的黃藍分野,遠遠超過6:4的比率。好像警方信任度平均分為2.6,當中一半人給予0分;經簡單運算,即餘下一半人平均約給5分。試問當藍絲佔人口四成,他們真箇會給警隊如斯低分嗎?

況且,民調只能反映民情,並不反映現實;進一步言,民情亦恐受「假新聞」干擾,民調顯示某選項多人相信,不等於可把結果集非成是,亦即不能以此為據反證事件真偽。

8.31太子站死人,已證實是宗「假新聞」。有傳媒找到網上盛傳的6位「遇害者」接受訪問。除非「問米」,否則已曲線肯定死亡個案並不存在。然而,回望上述兩間機構10月進行的民調,不約而同顯示近50%相信真有其事,反觀不太相信者則佔30%。換言之,全港有一半人皆曾受此「假新聞」蒙騙!坊間不太信任警隊,固然是人們傾向相信傳聞的因,但輿論炒作「假新聞」的耳濡目染,絕對亦功不可沒。事後回望,這是一個何等嚴重的錯誤,並帶來何等嚴重的政治後果!眾所周知,造謠比闢謠容易,第一印象及偏見一旦形成也難改變,更莫說過去坊間湧現大量未經證實的訊息,其疊加效應肯定不能低估。

關於催淚彈會否為社區遺留有害物,中大最新調查便多少予以否定。即使警方曾在校園內發射逾千枚催淚彈,校內多個樣本的二噁英及其他有害物的含量依然遠低於危險水平。

嚴格地言,催淚彈會否釋出二噁英的答案尚未可知,但中大調查卻至少證明,催淚煙並沒有長時間遺害社區;結果也同時證明,汽油彈同樣沒有衍生多大環保議題。換言之,關於二噁英的炒作,頗大程度又是一宗無中生有的「假新聞」。

除了問及太子站事件,上述調查還指出,約60%受訪者相信警員曾在新屋嶺性侵犯示威者。後來,一名相關中大生的證詞,她表示曾遭3次「性暴力」,但都不屬較嚴重的「性侵犯」,而她亦僅引述別人指曾遭強姦。至於有示威者充當「天使」慰勞其他同伴,則近80%受訪者表示不信。此前有意見指出,黃藍兩者均有「假新聞」流出,雙方算是平分秋色;可是,量多不等於質大,若談實際影響力的話,上述數字足以說明,黃絲對未經證實的消息的相信程度,以至相關潛在謠傳對藍營的損害程度,均絕對比對方巨大得多。

事實上,將軍澳科大生停車場墜斃事件裏,起初說法是死於走避催淚煙,惟閉路電視卻揭穿現場根本沒半絲煙……走筆至此,警方最新又搜出懷疑用於遊行的槍械,以及寫有警察字樣的胡椒噴霧等等,直斥這批曾參與非法集結的分子,是為了趁遊行時製造混亂,傷害他人或嫁禍警方。換個說法,即有人不排除想製造新一宗「假新聞」。

常云,「假新聞」是民主毒藥,因為會誤導選民作錯決定。不論英國脫歐的假資訊,還是美國總統選舉時的俄國干預,都被公認是「假新聞」影響選舉結果及民意取向。新聞自由之所以可貴,重在傳媒間有良性競爭,以致真相可愈辯愈明。然而,自由亦會衍生濫用問題,市場過分自由也不排除出現壟斷。誰又不反對,現時黃媒及黃營資訊,已很大程度壟斷了網上網下的輿論?也莫說「起底」和「私了」之類,亦大大壓制了黃絲以外的言論自由。

一個最近發表的調查,便在傳媒界引起震撼甚而嘩然。這個關於傳媒本身公信力的調查,顯示傳媒整體公信力繼續尋底,幾乎所有報紙、電視、電台的評分均告下跌,許多報章皆從6分左右的高位跌至5分邊陲;不過,唯獨《蘋果日報》一家例外,其分數不單由上次2016年的5.18分,急升到最新的5.71,排名且從除文大商三份中資報外的墊底者,躍升到僅差0.01就是全港公信力最高的中文報章。《蘋果日報》的報格如何,它又在今次事件扮演什麼角色,相信全港市民都心裏有數。

這個公信力調查,多少誠反映民意的變化,不過有一點不能不反思,就是當今香港是否政治化得「只問立場,不問道理以至真假」?毫無疑問,「政見比真相重要」的意識形態絕不可取、絕不健康。

被動反映實況?主動塑造民情?

事實上,不管民調的結果,還是傳媒的報道,一方面是被動反映了一些民情與事實,另一方面,也可能反過來主動塑造了民情與事實。香港曾否出現多達200萬人的遊行?對此人數調查,不同人或有不同理解,即使對比今次區選黃營總得票約160萬亦有爭議,畢竟票數未把18歲以下者計算入內。無論如何,相關數字亦足以形成一個共識,甚至是先入為主的觀念,即有大量市民上街表達不滿,因而不排除進一步壯大了抗爭者聲勢與號召力。

總結上述一系列的回望,肯定了一個事實:不管怎樣,香港要成為一個真正民主社會的話,政府必須準確回應民情,否則不滿情緒必然累積膨脹;當中還有一大前提,就是民情所依據的資訊必須真確,而反映民情的民調亦須真確。凡此種種,都是未來不應忽視的課題。

李道_時事評論員

 

上一篇建制新東保本 鄧家彪最後一擊

下一篇新一屆區議會龍蟲未卜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