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眾高官繼續連日就《財政預算案》向公眾解畫,其中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周五(2月28日)在電台節目中,被主持問到預計未來赤字將逐年降低、本港最差的時候是否已過去時,他表示認同此說法,稱即使地緣政治持續緊張、存在不確定因素及複雜外圍環境,但強調基於內地經濟增長,加上吸引資金及人才來港等方面取得可觀成果,故相信只要聚焦推動經濟,便可帶來更多收入,減少開支及負債,最終達至收支平衡。
暫無意推消費稅或奢侈品稅
被問到對於消費稅的取態時,陳茂波重申港府現階段無任何計劃實施消費稅或奢侈品銷售稅。他解釋,目前利得稅及薪俸稅等收入相對穩定兼持續向上,至於賣地收入則受經濟周期影響,不應過分依賴,故認為政府應推動經濟發展,以刺激恒常利得稅以至印花稅收入。他強調,低稅率及簡單稅制屬本港優勢,故對於加徵稅項須仔細評估,審視行政成本和稅收之間的關係,以至本港整體形象的影響。
對於預算案取消向中小學及幼稚園學生提供2500元津貼,有聽眾致電向陳茂波表示失望,質疑港府是否不關心在內地非常重視的生育率。陳茂波說,該項免審查津貼在協助有需要人士上不夠針對性,目前尚有其他計劃向他們提供資助,希望家長可以理解。
陳茂波在電視節目上談到加徵200元私家車離境費時,稱假設受影響者僅佔北上總人數約15%,不認同這項措施會影響兩地融合;對於修訂2元乘車優惠最遲明年9月才實施,他促請八達通公司在可行範圍內提升效率,形容市民均希望公共服務可跟上科技變革潮流。
分兩賬計滅赤 許正宇否認財技
另外,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在另一電台節目上談到,港府在兼顧赤字量入為出的情況下需「睇餸食飯」,除要留意無回報的開支型支出外,也不應只「勒緊褲頭」,而沒為本港未來發展部署,強調投資未來屬必要支出,如就北部都會區發債等。
對於當局今年在預算案劃分經營及非經營賬目,被質疑以財技計算去提早恢復盈餘,許正宇會見傳媒時否認說法,重申做法一直存在,而是希望以更聚焦解說及全面解釋,令大眾知悉如何計算綜合盈餘及赤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