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兩會下月初在北京召開,工聯會期間將提交22項建議、提案及社情民意內容,促進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推動灣區建設。
工聯會會長吳秋北在記者會上重點介紹3項建議,包括擴展「一簽多行」至粵港澳大灣區內更多城市;關於加強內地輸港建造業勞務中介公司監督管理;以及關於在河套區研究建立大灣區中醫藥行業合作研發中心等。
吳秋北指出,「一簽多行」可帶動香港旅遊業發展,刺激內地居民赴港,帶動整體灣區的經濟活力和便捷內地民眾的出行需求,建議除現時深圳市外,選擇以廣州市為試點試行「一簽多行」的第二個內地灣區城市,可先以廣州戶籍居民試行簽注,再逐漸開放持廣州居住證的非戶籍居民申請簽注,期望能最終擴展至大灣區範圍內的內地城市居民,均可辦理「一簽多行」簽注赴港。
至於建造業輸入勞工計劃,吳秋北建議參考註冊建築工人名單制度,赴港內地勞工直接在勞務經營公司登記註冊,香港公司則只能從登記名冊招聘外勞;並應成立以工會主導監督視窗,內地與香港工會互通個案資料,聯合香港政府及相應地方政府提供勞資糾紛支持及協助調解。
他又建議聯合內地有關醫療衞生部門、內地高校、內地醫藥集團、香港醫療部門,以及香港具中醫藥專業的高校,共同在河套區籌建大灣區中醫藥行業合作研發中心,結合各自所長,建立集「基礎研究、技術轉化、標準制定、國際認證、人才培養」於一體的世界級中醫藥合作研發中心。
工聯會理事長黃國指出,因應愈來愈多香港居民選擇到內地工作、生活、升學和養老等,伴隨產生的民生問題也急需關注,建議設立專責機構或部門,接受港人在內地特別是灣區內地城市遇到的社會民生事務求助、諮詢和投訴,並積極協助解決,及時化解矛盾,增強港人信心。
工聯會在「兩會」期間提交22項建議、提案和社情民意內容:
1. 關於設立港澳長者灣區9市交通優惠通用卡
2. 構建粵港澳大灣區共同家園、便民利民的建議
3. 擴展「一簽多行」至粵港澳大灣區內更多城市的建議
4. 關於規管房產項目開發交易流程的建議
5. 關於加強內地輸港建造業勞務中介公司監督管理的建議
6. 關於建立專業服務一站式資訊服務平台的提案
7. 關於在河套區研究建立大灣區中醫藥行業合作研發中心的建議
8. 關於貫徹落實《支持港澳青年在粵港澳大灣區就業創業的實施細則》的建議
9. 關於成立大灣區非緊急轉運服務中心
10. 優化港人內地民事訴訟送達開庭文書的建議
11. 減低香港長者入住內地安老院舍的成本
12. 關於內地創業申請經營許可優化的建議
13. 海關簡化隨行小型行李的檢查程序的建議
14. 統合大灣區內各地機場定位的建議
15. 關於內地與香港兩地文書互認安排的建議
16. 關於督辦《南沙方案》深度落實的提案
17. 關於建立粵港澳大灣區新質生產力職業教育培訓學校和實習基地的提案
18. 關於設立港人在內地遇事求助機制的社情民意
19. 關於進一步深化灣區醫療、安老合作促進「內聯外通」的社情民意
20. 關於建立健全職工精神健康保障的建議
21. 關於進一步推動灣區一體化的建議
22. 關於加強吸納香港歷史文化資源,豐富「一國兩制」歷史文化教育內容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