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能源汽車技術本已領先全球,現在再有驚世進展。內地電動車廠龍頭比亞迪公布,該公司最新的超級e平台技術可實現「兆瓦閃充」,充電短短五分鐘就可以續航四百公里,實現真正的「油電同速」。
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介紹,「兆瓦閃充」技術實現全球量產最高峰值充電速度,一秒二公里。他表示,提升充電速度是徹底解決用戶出行續航焦慮的辦法。比亞迪將在全國各地規劃建設四千多座「兆瓦閃充樁」,而即將面世的新車漢L和唐L將搭載最新的超級e平台技術。
在此之前,電動車的充電時間動輒數小時,令人擔心半路中途補充能源費時失事,一等就是半天。美國車廠特斯拉(Tesla)較早前將充電時間縮短為十五分鐘提供約二百七十五公里的續航力,現在比亞迪的充電速度更勝一籌。然而,特斯拉的充電設施擁有極大優勢,網絡覆蓋甚廣,全球有超過六萬座「超級充電樁」,單計內地就有逾一萬座。比亞迪儘管贏了充電速度,但在建設充電樁方面還須急起直追。
內地是電動車製造和銷售最蓬勃的市場,隨着充電時間愈來愈快,相信電動車用戶必然更加穩步增長。國際能源署(IEA)發表《二〇二四全球電動汽車展望》報告指出,全球銷售的電動車超過一半是中國製造,預計到了二〇三〇年,中國路上行駛的車輛近三分之一是電動車。
接下來不期然產生一個問題,香港正在計劃今年內推出「粵車南下」措施,吸引內地遊客來港消費,如果充電設施不足,如何應付得了「電動粵車」的續航需要?假如內地車主遊客由於香港缺乏充電設施而卻步,實在有違大灣區雙向奔赴的初衷。
「港車北上」已於前年七月一日起實施,運輸及物流局局長陳美寶透露,北上新申請數字超越十萬大關,局方會加強優化電子服務,更好地應對新申請和續期申請的需求,及適時優化有關安排。與此同時,陳美寶透露,「粵車南下」有望於年內實施。根據廣東省交通運輸廳發布的《廣東省機動車經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入出香港口岸自動化停車場的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粵車南下」首階段經港珠澳大橋珠海口岸入出香港口岸自動化停車場,不能進入市區範圍,離港時原路返回。廣東省會分批有序開放申請,申請成功的粵車應自進入香港後的六個月內駛離香港,返回內地。陳美寶聲稱,局方已為此做好準備。
雖然首階段內地車輛只准駛至香港口岸自動化停車場,不能進入市區範圍,但停車場有沒有足夠的充電設施,實在是不得不考慮的準備工夫。進一步而言,「粵車南下」未來第二階段可能容許內地車輛進入市區範圍,充電設施的需求勢必更形緊張。
目前來說,香港整體的充電設施捉襟見肘。現在香港的電動車數量大概是十萬輛,不過公眾充電樁只有約八千七百座,平均十一輛電動車才有一座充電樁,恰似「爭崩頭」,情況絕不理想。《香港電動車普及化路線圖》在四年前公布,當時揚言「於二〇二五年建成一萬五千個充電位」。顯而易見,充電設施的進度嚴重滯後,實際數量遠遠未達標。
香港本地的電動車尚且感到充電困難,一旦開放「粵車南下」至市區範圍,屆時三個車主就有一個用電,「爭奪電源」的情況恐怕愈益惡化。因此,運輸及物流局不該忽略,必須真真正正做好準備,就是盡快促成相關部門和機構大量增設充電設施。
還有一點應當留意,內地採用的是國標充電標準,香港則主要是歐洲標準,兩者格式不同。正因如此,「港車北上」如果駕駛電動車,必須使用轉接器才可充電。反過來說,「粵車南下」也要使用轉接器充電。政府大量增設充電設施之時,不妨為車主提供方便,兩種充電標準兼而有之。
比亞迪將充電時間縮短到跟傳統汽車加油一樣快,預示着電動車的銷量將會壓倒燃油車。特區政府若不快馬加鞭增設充電設施,勢必落後於形勢,而且不符改善空氣質素的環保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