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李慧琼成為全國人大常委候選人名單中唯一的港區代表,人大常委「估領袖」遊戲也來到尾聲。政界預料她即將晉身全國人大常委,而此事亦牽動民建聯領導層人事變動。筆者年初已聽聞「民記」4月執委換屆,一併改選黨主席。最新消息指出,選舉將推遲到6月進行。有民建聯中人向筆者表示,延期乃因為黨內需時討論李慧琼出任人大常委後能否續任黨主席。
去年底港區人大選舉後,原任全國政協委員的李慧琼成功轉跑道,政圈普遍認為,她是接譚耀宗棒成為全國人大常委的熱門人選。當時有「民記」中人耳語,若李慧琼真如所料出任常委,「民記」4月改選執委時或有另一場「估領袖」遊戲,事關以往未出現過民建聯主席同時任人大常委的情況,例如譚耀宗在2015年卸任民建聯主席3年後,才當上人大常委。
不過近日有民建聯立法會議員向筆者說,原定4月的執委換屆選舉將改為6月進行。該議員提到,今次延期非比尋常,牌面理由是「民記」要處理內部改革方案,但相信更重要原因是須花時間探討李慧琼出任人大常委後,黨主席的人選問題。
據了解,近日黨內有聲音認為,李慧琼繼續當黨主席絕無問題,因本來便無人大常委不可同時做黨主席的明文規定。然而也有「民記」中人分析,全國人大是國家最高決策機構,身兼兩職,不但時間、精力上無暇兼顧,對外行事、發表意見時,雙重身份亦會有尷尬,「到底代表國家,還是民建聯?」
有熟悉「民記」黨務人士則點出,民建聯若要易帥,一般只有現任副主席具資格競逐,而目前4名副主席中誰的呼聲較高?黨內討論不多。有人認為,若以排除法分析,陳學鋒雖黨齡不低,始終是議會新丁,資歷不如其餘3人,接任主席可能性較低。陳勇在黨內人緣較好,又是資深港區人大代表,惟已有新界社團聯會理事長職務在身。換言之,周浩鼎或陳克勤更適合,前者議員資歷較淺,勝在本身是執業律師,與李慧琼同具專業背景,後者則和李慧琼「同輩」,同於2008年晉身議會。
既然眾說紛紜,黨內自然要仔細斟酌。「民記」中人直言,推遲換屆並非壞事,可以讓正在北京開兩會的黨友及當事人李慧琼回港後,慢慢從長計議,並給予黨員足夠時間討論,醞釀共識。作為議會第一大黨,民建聯主席一職是否繼續由李慧琼擔任,6月便會有分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