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的人事換屆今起漸入高潮,按日程編排,今早表決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的決定草案,人事上選舉國家主席、國家軍委主席(習近平連任第三任),以及國家副主席(估計由十九屆政治局常委的韓正出任)、十四屆人大委員長(趙樂際接任)、副委員長(估計由李鴻忠出任)。同時十四屆政協今午亦選舉政協主席(現屆政治局常委排第三位的王滬寧接任)、政協副主席(按排名看,應包括身兼統戰部長的石泰峰、十九屆副總理的胡春華)等。今午3時還會醞釀國務院總理的人選等(由現屆在政治局常委中排第二位的李強接替李克強出任總理,並將於11日決定)。
由於昨日「兩會效應」仍未完全發酵,加上統計局公布2月CPI按年漲幅回落至1%,低於預期(主要因春節「錯月」,上年同期按年基數較高),反映除因豬價下跌外,更突顯需求仍然不足。此外,外圍對華圍堵加劇,荷蘭政府以國家安全為由,計劃限制晶片技術出口(雖然帶動光刻膠概念爆發),這消息再令A股全線下跌0.2%至0.3%不等,成交續處於偏淡的7566億元(人民幣.下同),北向資金更大額淨賣出逾41.7億元,均預示A股能否強勢反彈,還看兩會落幕後新班子有什麼新的刺激政策。
不過,昨天公布的2月CPI及PPI數據,亦反映前路仍充滿復甦希望。由於春節的錯月因素(即去年春節在2月初,今年則在1月下旬,令按年基數大不同),單看2月CPI回順至僅增1%,確實有點驚嚇,但若較精確的以1至2月合計,核心CPI為1.5%,仍高於去年同期0.6個百分點,旁證消費需求已較去年同期改善。同樣,2月PPI(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按年下降1.4%,降幅較上月擴大0.6個百分點,但若以1至2月合計,PPI按年僅下降1.1%,由此可判斷工企生產恢復已加速,新班子最快可能在3月底或4月初降準,以保持流動性充裕,維持經濟復甦力度。
另一個從「壞消息」中看到曙光的數據是,去年防疫上的各種封控,令消費及生產遭受沉重衝擊,所花費的疫苗、檢測等費用亦數以千億計──國家醫保局昨披露,2021至2022年全國累計結算新冠病毒疫苗及接種費用高達1500餘億元,全年醫保基金支付核酸檢測費用43億元。與此同時,中疾控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預計,新冠再大規模流行可能性極小,預示經濟有望加速復甦之餘,亦毋須年花數以千億計的經費在抗疫防疫方面。
不過,在一片擴消費穩經濟的呼聲中,在湖北政企雙補貼示範效應下,全國車市掀起的減價戰,不斷升級。最新的有比亞迪(01211)加入戰團,由3月10日至31日開展專項限時營銷活動,宋PLUS車系88元抵扣6888元購車款;而包括上海、深圳在內,多地的寶馬經銷商亦開展限時優惠,部分車款減價高達1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