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奇趣餅家專訪:傳承傳統味道 確保家庭生意順利交接

2025年3月19日

張惠寧(右)跟隨父親的步伐,將奇趣餅家的傳統味道傳承下去。

每次途經旺角花園街,總能看到一家老派裝修的餅店大排長龍,那就是奇趣餅家。從1984年開業至今,它不僅是香港碩果僅存的傳統唐餅店,還連續多年被「米芝蓮街頭小食」點名推薦。

創辦人張銳江的兒子張惠寧(William)十多年前接手這家店,當人人都以為新一代上場要轉型、要創新,他卻選擇「不創新」,一心守住爸爸傳承下來的傳統味道。這份堅持,正是奇趣餅家數十年來成功的秘訣;也證明了兩代人之間可傳承的,除了生意本身,還有無形的精神價值。

William曾在加拿大修讀心理學,畢業後一時未找到全職工作,父親說既然沒事可做,不如先回店中幫忙。他笑著回憶:「加拿大生活節奏很慢,每天只返幾小時兼職,確實也有點空閒,甚至對於二十出頭的我來說,可說是有點悶,心想沒理由這麼年青就要過這種悠閒生活,所以聽到爸爸叫我回去,也覺得不妨一試,於是便決定回來看看。」

與餅店一起成長

努力建立的財富得來不易,William爸爸張銳江當年從鄉下來港謀生,在上環做過海味雜貨店,也做過侍應等不同工種,為了賺錢養家,與幾位朋友合資開奇趣餅家,後來不同股東陸續退了下來,到William出世時,已剩下爸爸一人獨力經營餅店。而William的媽媽經常在店裡幫手,每次接William放學後都會直接帶他回餅店。

童年時,餅店對William來說就是個遊樂場,他從沒認真想過做餅的事,更別提懂得怎麼經營。直到大學暑假,他偶爾從加拿大回來幫手,才開始有些接觸,不過那時也只是站在店面賣餅,沒真正動手做。直到畢業後正式回來,他才落手落腳開始做餅。

要守住傳統味道,講求的是傳統手藝,「任何唐餅也是同一套流程,搓粉、包餡後放入焗爐,用不同的皮來包不同的餡,搓成不同形狀,才能做出各式各樣的唐餅。我們的焗爐沒有溫度設定的,用的是火力爐,只有大、中、小火供調校,要慢慢摸熟一段時間才懂得控制。」

守住傳統 不隨波逐流

奇趣餅家不少員工從年輕做到退休,William說見證他長大的老伙記,大多已退休了,只餘下一、兩位仍在店中工作。「雖然退休的人是離開了,但他們卻把傳統留了下來。每天開店有固定節奏,先做燒餅,再做雞仔餅、光酥餅,一步步來。」

接手初期,他與父親意見偶有分歧,這也是不同企業面對的傳承挑戰。「我有過新想法,但慢慢明白他們為何堅持傳統手法。父親那輩覺得傳統就是根基,即使辛苦也值得。後來我想通了,他們的經驗比我豐富得多,我不該把新觀念強加在他們身上,守住傳統是對的。」

對於老餅家的未來發展,William並不急於改變現狀,而是按部就班從父輩傳承下來,他認為大家過得開心才是最重要。「爸爸的想法是只要能保留傳統,維持既定流程已很高興,傳統就是最好!」

家庭生意與企業傳承的多重挑戰

William接手奇趣餅家不僅是一個自身成長故事,更是一個關於家庭生意傳承的典型案例。William選擇「不創新」,守住父親張銳江傳承下來的傳統味道,這份堅持固然是奇趣餅家數十年來屹立不倒的關鍵,但背後也隱藏著不少家庭在傳承生意過程中常見的多重挑戰。這些挑戰不僅考驗著William的決心,也讓我們得以窺見家族企業傳承背後的複雜性。

根據宏利香港與德勤共同編制的《大中華高淨值人士財富傳承與保險規劃報告》,企業家在傳承中主要的憂慮之一是家庭成員之間的衝突。William的經歷與此不謀而合,他在接手初期與父親張銳江在經營理念上偶有分歧,例如他曾提出新想法,卻最終選擇尊重父親的傳統做法。這反映了家族企業在世代交替時,理念衝突幾乎是不可避免的,而如何在尊重傳統的同時融入新世代的視野,是企業傳承必須面對的難題。

另一項重大挑戰是財務穩定性,56%受訪企業家列為傳承中的首要憂慮,擔心企業在傳承過程中可能出現財務不穩。奇趣餅家作為一家老字號餅店,其成功仰賴穩定的收入與忠實的客群,然而William接手後不僅要維持傳統味道,還需確保企業的經濟基礎穩固。市場競爭的變化(33%企業家列為憂慮第3位)也為這家傳統餅店帶來壓力,雖然William選擇守住傳統,但如何在快速變化的市場中保持競爭力,無疑是他未來需要深思的問題。

此外,企業文化的延續(38%企業家列為憂慮第3位)同樣至關重要。奇趣餅家的員工多數情義深厚,不少人從年輕做到退休,這份忠誠與企業文化密不可分。William提到,見證他長大的老伙記將傳統留了下來,這份文化傳承是餅店的根基。然而,隨著老員工逐漸退休,如何讓新世代員工延續這份精神,是另一項挑戰。

保險在傳承中的關鍵作用

面對這些挑戰,不少企業家或者會想到利用信託,作為家族企業傳承工具,但隨著保險的功能及靈活性持續提升,讓保險逐漸成為家族企業傳承中其中一種受青睞的工具。

總括而言,William接手奇趣餅家的故事,是傳統與挑戰並存的縮影。面對家庭衝突、財務壓力與市場變化的考驗,他以堅守傳統回應時代,而坊間亦有不同傳承規劃工具可以助他守護這份傳統。如果想了解更多宏利香港與德勤便共同編制的《大中華高淨值人士財富傳承與保險規劃報告》,可到宏利官方網站下載。宏利香港擁有逾百年財務規劃經驗,積極提供多方位財富保障與增值方案,致力與客戶共同成長、實現長期目標。

—撰文自信報資深財經記者馮正男、潘健文
「傳承不是簡單的沿襲,而是守護所愛。」
作者自從事財經傳媒以來,訪問過無數企業家,見證著企業如何傳承、延續未來。


以上內容僅作為一般資料性用途,並不得視為提供任何法律、保險、稅務、投資或其他專業建議。如有疑問,請諮詢專業人士意見。

上一篇祖輩的愛心投資:規劃跨代財富傳承方案

下一篇財富的另一種傳承 從心出發改變世界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