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現代人才管理

李子衝| 觀潮篇

2024年5月16日

香港勞動力不足,輸入外勞無可避免,政府成立了「人才服務辦公室」以招攬人才,協助各方人才在香港長遠發展,提供全面的一站式支援,並制定宣傳策略吸引世界各地人才。上星期舉辦的「香港.全球人才高峰會」國際人才論壇,探討發掘、招聘人才,以及今日社會的人力供求趨向。

在高峰會一個座談會上,其中一位講者提到,今時今日見工,勞資雙方各有新要求:僱主想員工有控制機械人(人工智能)的能力,以往要識打字、懂速記,後來到使用電子產品、操作電腦軟件,現在則要運作ChatGPT或文心一言(ERNIE Bot),技能需求不斷提升,以應付現代科技世界。隨着時代進步,掌握新技巧應該不困難。

僱員通常會問一個問題:這份工作,每星期有多少天可以在家工作?或者是全部work from home(WFH)?Z世代的心態,因為父母輩經濟比較穩定,他們毋須急於工作養家,較注重工作生活平衡,加上經歷新冠疫情,在家工作已經是生活文化的一部分,不到公司上班才是新常態,人事管理將會面對衝擊和挑戰。

話說回來,有文字記載歷史長達幾千年,上班這種模式才不過幾百年。在農業社會,農田耕作總是出動一家大細,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太陽之下、農地之上,就是「返工」的地方,不身體力行、不事生產就難以餬口,無以維生。

工業革命是一個大變化,工業生產講求數量和效率,需要人力密集以降低成本;加上科技機器發展,工廠林立,工人上班甚至三班制,二十四小時通宵達旦地工作。工業帶動商業,自此形成了今日每天上班、齊集寫字樓工作的模式。面對面工作當然有很多優點,群體聚集可提高生產氣氛,無論明爭或暗鬥,都可讓管理層明白生產過程出現的問題,賞罰則可刺激士氣,無論如何都更方便管理。

數碼年代的來臨改變了我們的生活及職場文化。數碼年代是資訊爆炸的年代,透過電腦、智能手機,我們取得大量合用的資訊,最大好處是不用捧着厚厚的文件夾在公司走來走去,也不用到公司的資料庫翻閱舊日檔案,在家工作甚是方便。新冠疫情提供了實驗的機會,因為電腦軟件的進步,原來安坐家中工作是實際可行的。

好處自然很多,家中上班不用舟車勞頓,避免塞車之苦,對於社會整體可減輕交通系統壓力,對於個人可節省通勤成本。而且工作時間靈活,不用再朝九晚九(連交通時間),日醒而作,隨遇而息;有子女的在職家長更可兼顧子女學業、成長,又有自己的工作、事業,兩全其美。遙距工作的優點還包括可以利用境外的勞動市場。其實這不是什麼新事物,全世界有很多外判工作都是如此,香港的顧客服務熱線大多接駁內地,譬如在珠三角設立中心,因為言語相通,沒有地域限制,並且可解決成本問題。

當然,若沒有面對面接觸,一些深度工作會不容易處理,僱員的評核、管理也有難度,從事人事管理的要想辦法,如何保持客觀又公平的評核準則。另外,沒有經常見面的僱主員工關係,穩定性肯定受到挑戰,將來職位和工作的分配要有新思維,更有效利用人力資源。

看來,香港的人力市場未有這方面的準備,從僱主反映,今日仍然希望用傳統方式聘用員工,最多是靈活上班時間。政府可否起個帶頭作用,劃出崗位,在家工作,迎接新時代?

時事評論員

上一篇前程莫測?——試談當今青年如何實現理想工作

下一篇Chipotle醉心研究捲餅賺錢大法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