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在修讀一個短期課程,導師在整個教學過程都十分嚴謹,我們在最後一堂課需要做一個小組功課,我們3個人一組進行專題研究,今次的課題名為「貴公司對ESG(環境、社會和企業管治)有什麼貢獻?」眾所周知,我們公司在過去10年間經歷大變身,由一間銷售影印機和打印機的硬件服務公司,慢慢變成一間利用科技去幫助B2B(企業對企業)客人改善公司工作流程及化繁為簡的科技應用公司。特別是現今2024年的香港,勞動人口不足且工資超貴的情況下,利用各種科技及機械人去幫助及維持企業的操作和營運,需求可謂炙手可熱!
我們小組的成員都一致選擇了我公司的產品和服務對環境(Environment)、社會(Social)及企業管治(Governance)這3個層面的影響作分析。由於我們產品及服務繁多,所以只舉例說明一些個案。在影印機或打印機的運作過程中,會釋放出臭氧(Ozone)。臭氧具有強烈的刺激性,吸入過量對人體健康有一定危害,其主要刺激和損害深部呼吸道,並可損害中樞神經系統,對眼睛亦有輕度的刺激作用。所以公司在我們的數碼影印打印機(MFP)中安裝了阻隔臭氧的設備(Ozone Filter),以保護客戶的身體安全。
特別在室內環境,空氣流動相對較慢,室內空氣質素更為重要,所以我們亦提供一系列的空氣監察儀器,24小時檢測工作環境內的空氣質素;所有數據都會記錄在系統內,系統亦會自動產出有關空氣質素的ESG Report ,讓客人輕輕鬆鬆地向監管當局(例如聯交所)提交報告。這對環保、社會(職業安全)及企業管治都有所建樹。
善用機械人減工作意外風險
本月8日,上環信德中心西座有兩名工人因吊船故障而被困在大約14樓的外牆,要由消防員從高處游繩下來救援,由接報到拯救工作完成,一共花了約兩小時,幸好兩位工人安然無恙地返回地面。我做了一些調查,過去10年間共發生超過60宗涉及吊船的意外,當中小部分有死傷,但這類意外是可以避免的,例如改用抹窗機械人在外牆工作。雖然有人說機械人會搶奪工人的工作,但其實涉及高危工作的工人,隨時會面對死亡威脅,機械人就可以避免出現人命傷亡。這對社會其實有很大的貢獻,試想想如果一名男性工人因工死亡,就會產生其他的社會問題,例如孤兒寡婦或無人照顧年老的父母,所以我們應該盡量利用機械人去減少工傷和死亡的不幸事件。
我們有一位合作夥伴,是建構人工智能會計系統。他做了一個實驗,把一盤數交給A會計小姐去做,再把同一盤數交給B會計小姐去做,最後再把這一盤數交給人工智能會計小姐去做。結果,A會計小姐、B會計小姐和人工智能會計小姐,做了3個不同答案出來。如果你是老闆,你會相信哪一位會計小姐呢?最後為了求真,我們找了一位有相當經驗的核數師去把這盤數再做一次,結果呼之欲出,當然是人工智能會計小姐拿了100分。在企業本身的要求愈來愈高的情況下,我們應該全面應用不同的系統及人工智能去替我們做事,減少人為出錯的機會。其實很多這類型的工具已經面世,大家不妨放膽一試,一定會為你帶來更優質的成果。
ESG這個用來評核機構表現的框架,在短時間的未來來勢洶洶。各位營商老闆,不要企圖相信可以蒙混過關,我們必須要認清未來外國和本地買家的要求,生意才能順利經營及延續下去。
作者為柯尼卡美能達商業系統(香港)有限公司董事長
(編者按:葉卓雄最新著作《我要做MD──一個管理人的實戰經驗》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