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近年樓價飛升,備受國內外投資者注視,加上日圓一直維持低水,息口又低企,吸引資金持續流入當地樓市,特別是貴重物業。去年東京價值逾510萬港元的新盤交投逾4000宗,突破歷年新高;豪宅亦破頂,平均價逾1040萬港元,按年狂飆近38%,有價有市。東京澀谷區除了是潮流「聖地」,亦是知名的高尚住宅區,當中代代木上原是政商名流聚居地之一,住宅彌足珍貴。
日本的建築成本近年持續上漲,東京升幅尤其厲害。根據日本建設物價調查會最新公布的建築成本指數,今年10月東京分層住宅建築成本指數為133.9,雖與9月錄得的134比較變化不大,但首10個月已累積上漲4.86%,遠超通脹。
建築成本指數是按照建築物的種類計算出施工成本,除了鋼筋和混凝土等建材外,亦包括建築工人的工資,統計在2015年1月起開始每月公布。資料顯示,東京的分層住宅建築成本指數低位是2016年10月錄得的98,之後數年來指數幾乎直線向上,以最新指數133.9計算,8年來累積上揚36.63%。
首都分層價11年翻一番
由於建築成本飆升,加上日圓貶值及低息環境,帶動東京樓價連漲多年。根據日本國土交通省公布的不動產價格指數顯示,東京樓價連升11年,累積升幅達62%,當中分層樓價漲幅更超逾96%。
今年首7個月,日本整體樓價錄得1.17%輕微升幅,分層樓價則有3.27%增長;同期東京樓價上揚3.21%,分層樓價更飆4.78%。由此反映東京不僅是日本的樓市指標,更是帶動全國樓價向上的火車頭。
據日本房地產調查公司東京KANTEI每年公布一次的「全國逾1億日圓新建住宅供應動向」報告,2023年全國逾1億日圓(逾510萬港元)的豪宅新盤成交突破4000宗,至4853伙,按年增加約23%;期內東京佔4039伙或83%,數量創1985年有統計以來新高。去年東京豪宅平均成交價亦首度升穿2億日圓(約1020萬港元),達2.04億日圓(約1040.4萬港元),按年飆近38%。
去年日本平均售價最高昂的新盤,位於東京澀谷區傳統豪宅地段代官山猿樂町,項目提供23個單位,平均造價4.83億日圓(約2463.3萬港元)。
澀谷高級住宅區 氛圍靜謐
東京佔地約2200萬平方公里,人口接近1420萬,共分23區,JR山手線途徑的千代田區、中央區、港區、新宿區、文京區及澀谷區統稱為「都心6區」,是東京的政治、經濟、商業中心。而新宿區、澀谷區、池袋區則屬三大副都心區,地位舉足輕重。
被譽為東京著名購物天堂的澀谷區,位於東京的城西地區,以JR澀谷車站為中心,站前的十字路口之繁華景象更是舉世聞名。澀谷區於1932年設立,現時人口超過24萬,每個町都各有特色,如澀谷町是流行時尚的基地,近年更加大刀闊斧進行都市更新計劃;神宮前町的表參道是世界各大知名品牌林立之地,有「日本香榭麗舍大道」之稱;代官山町、神泉町、松濤町、廣尾町及代代木上原地帶則是政商界及名流聚居的高級住宅區,環境靜謐,與澀谷町一帶的氛圍大相逕庭。
澀谷優質住宅區之一的代代木上原,泛指地鐵代代木上原站周邊地段,範圍包括上原町、元代代木町、西原町、大山町。坐落於澀谷區西部位置的大山町雖然靠近市中心,但環境非常寧靜,由於處於山坡之上,地勢較高,住宅視野廣闊,景觀甚佳。
大山町地勢高 視野廣闊
大山町早於400多年前的江戶時代已是武士們聚居的村落,1912年有商人大手收購大山町一帶土地,建造了名為「大山園」的日式庭園觀光設施,擁有池塘和瀑布,並向公眾開放,成為當年深受歡迎的景點,日後該地區名為大山町。
大山町之所以成為高級豪宅區,是因為該區域有部分用地指定為「第一種低層住居專用地域」,建築物設有高度限制,部分住宅用地只能建10米高的建築物。此外,為防止土地分割得太細,大山町有「最小用地面積」限制,地皮面積最細須200方米(約2153方呎),造就區內住宅普遍低矮及面積較大。
放盤僅6個 最貴叫1163萬
根據日本地產代理LIFULL HOME'S數據顯示,一個實用面積約753方呎的二手分層住宅單位,澀谷區平均樓價為9128萬日圓(約465.5萬港元),屬東京都23區中第二高,僅次於港區平均價1.17億日圓(約596.7萬港元)。
LIFULL HOME'S的資料顯示,澀谷區目前有約350個二手分層住宅放售,大山町只佔6個,其中4伙叫價逾1億日圓(逾510萬港元),最貴意向價2.28億日圓(約1162.8萬港元)。
租盤方面,澀谷區分層租盤有約4460個,大山町佔不足1%(約40個),供應珍罕,叫租每月6.7萬至80萬日圓(約3417至4.08萬港元)。
文:程俊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