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29日
衞生署中央器官捐贈登記名冊系統疑因存在漏洞,最近出現大批不尋常取消登記,鬧得沸沸揚揚。衞生署昨推出針對性新功能,市民可透過「智方便」App,查閱捐贈登記狀況,亦可檢視登記及取消申請流程;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昨承認系統有不善地方必須優化,他又說與內地就器官移植恒常互助機制「唔會停落嚟」。政務司司長陳國基在社交平台發文,指互助機制不會改變現時本港遺體捐贈器官分配,市民毋須過分憂慮。
衞生署昨公布與政府資訊科技總監辦公室合作,即日起增優化功能,已登記「智方便」市民可通過該程式的「中央器官捐贈登記名冊(查閱登記狀況)」服務,查閱自己是否在中央名冊登記;該服務是繼去年4月「智方便」推網上捐贈器官登記後的另一措施;並提到政府會繼續檢視該系統的登記申請及取消登記申請流程,經考慮個人私隱及身份核實認證等因素後,會適時更新及優化相關流程。
市民可查登記狀況
盧寵茂昨於無綫節目《講清講楚》承認系統有不妥善地方,「系統係有好多要優化,但希望大家理解,佢冇任何法定目標或意義,唔同登記選民,登記咗可去投票。」被問到最終捐贈決定權在死者家人,登記會否無意義?盧說:「好似簽名運動,愈多人簽名反映整體社會質素,對捐贈有好處。」不過他承認有缺點需盡快修補,惟沒提及有什麼缺點及如何修補。
他又說與內地就器官移植恒常互助機制「唔會停落嚟」,反而認為應停是網上造謠作假的人。目前與內地討論「樽頸位」在運送流程、用什麼交通工具、哪一方安排及支付費用等,「好似4個月大芷希移植心臟,內地冇收香港任何費用,根據世界標準,費用係由受贈一方畀。」
盧寵茂表示內地每年有約1000個無法配對「用唔着」的器官,若香港接收,受益是香港,「(內地)有器官嚟香港,會經人體器官移植委員會同醫管局審批,確保器官冇買賣成份,如我哋要到百分一,都有10個,即救到10人生命。」同日盧寵茂到將軍澳華人永遠墳場出席「大愛恩人」春祭,向器官捐贈者及他們的家人致崇高敬意,並鼓勵更多人自願登記捐贈。
陳國基:先分配給本港病人
政務司司長陳國基昨於社交平台發文,指捐贈的器官會先分配給本港有需要病人,無合適受贈者,才啟動跨境互助機制。
今次優化部分功能,源於去年底當局提出與內地研究器官移植互助機制後,取消捐贈登記的申請大增,去年12月至今年4月的5個月內,共5785個取消登記申請,較去年全年1615宗多逾2倍,超過一半是無效申請;特首李家超本月23日曾表示情況不尋常,予以嚴厲譴責,要求警方調查;之後盧寵茂曾謂所有調查都是針對有可能造謠作假者。當時病人政策連線主席林志釉曾回應,謂政府言論可能令原本願捐器官的市民索性不登記。近日多位高官先後呼籲,望市民繼續支持捐贈弘揚大愛。
有關系統2008年設立,至今約35.7萬人登記,市民在系統查閱自己是否在登記名冊,只得熱線電話和遞表兩個途徑,記者多次致電均未能接通,後者需事先繳交每張A4紙1.4元(單面打印)或2.8元(雙面打印)的打印費,再等署方郵寄書面回覆。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游說死者家屬消除誤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