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1年5月14日

金箴 金針集

治港先治茅廁

道在屎溺,如廁實屬民生大事,好似國家主席習近平自2015年起力推行「廁所革命」,豪擲逾200億元人民幣為全國公廁「升呢」,至今卓有成效。反觀香港當局,不但抗疫後知後覺,似乎連廁所也管理不好,「急市民所急」從何說起。

話說食環署負責管理全港808間公廁,但申訴專員公署主動調查發現,每間公廁平均約17年才會翻新一次,不少設施殘破失修,令市民「不便」。公署又指,建築署承建商延誤公廁工程的賠償額偏低,有承建商延誤125日僅賠54元,延誤16日只須賠「兩蚊雞」。以買包紙巾的價錢作懲罰,怎能產生阻嚇作用!

調查還發現,有610間公廁由外判承辦商負責清潔,但食環署總部未有就服務水準及投訴數據作統計分析,無助於提升管理效能。公署建議食環署收集數據及分析問題所在,例如整理被投訴最多的公廁名單、投訴次數及內容摘要,尋求方法長遠改善公廁管理。

事實上,無待申訴專員公署今次主動調查,香港市民早已對公廁水準心裏有數,很多時候在街上忽然十萬火急,也不願臨近「幫襯」公廁,寧可兜遠路找個商場,貪其馬桶或者尿兜不致太污糟。偶爾「忍無可忍」,不得不硬着頭皮走入公廁,則如闖進龍潭虎穴,要掐着鼻子速戰速決。

偉大的習近平主席講過:「廁所問題不是小事情,是城鄉文明建設的重要方面。不但景區、城市要抓,農村也要抓,要把它作為鄉村振興戰略的一項具體工作來推進,努力補齊這塊影響群眾生活品質的短板。」

善哉斯言,正所謂「辛苦搵嚟志在食」,食完自然而然要屙。所以「食」和「屙」實屬全面小康社會幸福生活之一體兩面,兩大訴求缺一不可。一個政府若未能讓民眾「屙」得暢快,就很難稱得上強政勵治。

在落實「愛國者治港」及「完善選舉制度」之後,很多市民對港府全面貫徹「行政主導」寄望甚殷。但近來不少民生事務卻頻頻「甩轆」,例如觀塘「天價」音樂噴泉極速「泡沫化」,以及竹篙灣隔離營「劣食」令人不開胃兼肚瀉,市民尚未感覺到制度紅利,反而先見其弊。

平情而論,今次由申訴專員公署揭發的「公廁弊端」實屬歷史遺留問題,更不排除有境外勢力搞破壞。這正是港府班子大展拳腳良機,若能改善由港英時代至今都很惡劣的公廁環境,便足以證明「英國人做不到的,中國人做到了」,突顯「香港特色的民主制度」優勢。

莊子云「每下愈況」,微小事物往往能夠反映大局。莫以為「管理公廁」好委屈,記得在2003年沙士疫情後,時任政務司司長曾蔭權歡天喜地揸起掃把,做好「清潔大隊長」這份工,後來才能當上特首。新一屆特首選舉在即,有意入閘者的政綱上應該有「廁所革命」這一章。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