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10日
本港周五(9日)增14宗新冠確診,12宗輸入及2宗本地感染;另約10宗初步確診中,2人住屯門友愛邨愛暉樓09室,為早前一名確診者住所的樓下兩層,即連續3層的09室皆有住戶染疫。大廈累計4單位共4人確診。政府專家顧問袁國勇料病毒經喉管垂直傳播,「最穩陣方法係所有09室座向單位居民即晚撤離」;衞生署當晚安排2至26樓09室住戶到檢疫中心。
袁國勇憂喉管垂直傳播
愛暉樓最早確診者是本月3日發病的71歲女子(個案11535),住2231室,大廈同月7日納入強檢;但估計無病徵、住2309室的70歲視力欠佳女患者(個案11547)最早染疫,她因跌倒入院,篩查後確診;最新2宗初確者是在大廈強檢時被發現,分別住2109室及2209室。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指2名初確者是66歲男子及6歲男童,本月1日有鼻水,4日與親友到鑽石山墳場掃墓;6歲男童最後上學是上月22日,最近每天到兆安苑定基閣與多名同學補習。有關親友、老師及同學須檢疫。
袁國勇周五到愛暉樓視察後說,3宗同座向單位的首宗個案於最高層2309室出現,估計病毒經喉管向下傳播機會較大,而2209及2109室的通氣喉皆被切割,雖後者的通氣喉最近重新接駁,但戶主仍聞到臭味;前者則於廚房裝有兩把抽氣扇,且與廁所相連牆身有孔口,袁坦言「第一次見到一個廚房裝咗兩把抽氣扇」,稱強力抽氣效果下,當喉管有微細空隙,可能將渠內病毒抽出來,致屋內人受感染。
元朗萬寧售貨員染疫 源頭不明
至於2宗本地個案,42歲女售貨員(個案11556)感染源頭不明,上班地點元朗泰衡街大興大廈地下萬寧納強檢;患者無病徵,故2次向私家醫生求診皆未被要求檢測,其逾30名親友及同事須檢疫。
12宗輸入個案涉菲律賓、印度、印尼、加拿大和埃及來港者,8宗帶N501Y病毒基因,其中6宗來自菲律賓外傭,本港至今有192宗相關變種病毒個案。周五增2名確診者離世,累計207人不治。
食衞局局長陳肇始同日出席立法會時稱,本港現時疫苗充足,英國阿斯利康不用今年供港,免全球疫苗短缺下造成浪費,並透露正考慮採購新一代疫苗以應對變異病毒株。阿斯利康回應指一直與港府緊密溝通,希望雙方盡快就供應疫苗達共識。
此外,政府公布周四(8日)有10宗注射後不適送院個案,8人打復必泰,2人打科興,除60歲男子注射科興第二劑後暈眩及嘔吐在屯門醫院觀察,其餘已出院。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接種中心短工 旅業11人爭1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