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0年9月19日

城市天眼

港府6招防疫 高風險群兩星期一檢

本港周五(18日)新增3宗新冠肺炎確診,2宗屬本地感染,無源頭不明個案。為應付冬季第四波疫情來襲,且料會比第三波更嚴峻,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周五交代6項防控策略【見表】,包括為高風險群組每隔兩周檢測一次、建立內部資訊共通平台加快追蹤緊密接觸者,並向立法會申請逾84億元撥款採購疫苗。有醫生提醒,如防疫措施有疏漏,第四波疫情隨時來臨,若再遇上冬季流感高峰期,兩者夾擊下將加重醫療系統負擔。

周五3宗確診中,2宗本地個案均與較早前確診者有關,包括24歲女(4996)為恒生銀行土瓜灣分行客戶服務員,與日前確診的52歲餐廳女工(4992)同住;另一為55歲女售貨員(4995),在九龍灣MegaBox的AEON工作,與日前確診57歲女(4989)同住;餘下的一宗輸入個案由英國抵港。葵涌豐盛護老院一名81歲確診男院友,周四(17日)因細菌性肺炎惡化去世,至今累計103人死亡。

自今年1月至今,政府至少為50萬名特定高風險群組人士完成檢測。陳肇始指出,病毒檢測是抗疫策略重要一環,長遠會為安老院、殘疾人士院舍及護養院員工、屠房工人、貨櫃碼頭前線員工、公共交通工具司機及食肆員工、街巿攤檔販,安排兩周一次的恒常檢測。

呼吸系統專科醫生梁子超認為,兩周一次不足夠,最好在出現類似病徵時便第一時間介入,建議當局為特定群組人員設工作指引,一旦出現輕微病徵或接觸過高危人士,便需立即檢測,而非按既有時間兩周才做一次。

採購疫苗預夠兩倍人口

為提升追蹤確診個案緊密接觸者的效率,食衞局正聯同創科局及其他相關部門,研發一個專為追蹤密切接觸者的內部資訊平台,連繫多個部門或機構的資訊系統,以電子方式統一收集追蹤密切接觸者的所需資料,簡化現時以人手搜集資料、輸入和分享程序。衞生署署長陳漢儀補充,該平台是為整合衞生署和醫管局資料,希望平台可加快追蹤工作。

至於採購疫苗方面,陳肇始稱會向藥廠採購最少兩種,數目預計是本港人口總數2倍,確保即使部分疫苗最終測試不是有效,都有足夠疫苗為市民大規模接種。當局在立法會文件提到,醫護、安老院院友、60歲以上及長期病患者等可獲優先接種,預計涉300萬人。陳又指今年年底前,會有超過4000個檢疫單位可用,以應付下一波疫情需求;至於鄰近亞博的臨時醫院料4個月內建成。

雖然近日「健康碼」再成為熱話,陳肇始未有在記招觸及相關話題。工聯會周五早上到金鐘政總請願,希望爭取10月1日國慶及中秋節前,落實與內地及澳門互認的「健康碼」,讓三地重新恢復人流。

港大2實驗室職員初步陽性

此外,港大公共衞生學院有2名實驗室人員對新冠病毒測試呈初步陽性,其中一人屬弱陽性,需再覆檢。有指兩人在醫學院實驗室樓6樓工作,其他同層工作的人要檢測。有指實驗室人員每周會做恒常病毒檢測,2人在最新一次化驗中驗出陽性。初步了解,他們過去兩周的工作不涉及接觸具傳染性的新冠病毒,在實驗室內感染的可能性較低,相信是在社區感染,2人平時會一起吃飯。港大回應稱,2人周四(17日)送院進行病毒測試,已安排清潔和消毒其工作地點。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