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9年8月26日

紀曉風 獨眼香江

瑪麗開荒牛不言休 為血癌患者請命

常言道「別打沒把握的仗」,對於獲選為本年度醫院管理局傑出員工、瑪麗醫院副醫院行政總監(規劃)李國維而言,這番話大抵不成立,全因造血幹細胞移植手術的風險甚高,成功率非百分百;不過,他毅然投身相關領域二十載,致力推動嶄新技術的本地應用。

李國維醫生畢業於港大醫學院,本來希望從事內科工作,1986年正式加入瑪麗醫院。1990年瑪麗造血幹細胞移植中心(前稱骨髓移植中心)成立,同年完成本港首宗成人骨髓移植手術,中心求才若渴,剛在英國完成血液及血液腫瘤科專科深造的李國維接受挑戰。

別人說他是「開荒牛」,他搖手否認:「是前人鋪排,還要有經驗的護士、化驗師配合……(這工作)不是一個人,是一個團隊,醫生也非我一個。」他謙虛說自己只是比較早從事而已。

外間雖吸引 留下更值得

李國維日常面對的,多是血癌病人,他覺得與病人相處大有學問,因為移植手術有死亡風險,對方自然較緊張,醫生需以同理心看待,多溝通。

在瑪麗工作30多年,有想過離開嗎?他笑言,外面的世界有很多吸引之處,但這個令他扎根的地方也有值得留下的因素,目前只有瑪麗可處理異基因移植及自體移植,每年轉介個案數目約200宗,「直至今天,我還經常遇到未接觸過的情況,不認識的東西永遠比認識的多。」

醫學發展日新月異,瑪麗數年前引入「單倍體半相合」移植技術,令病人成功配對骨髓機率有所增加,李國維便是其中一位推手。他說,細胞治療技術不斷發展,可以為更多病人帶來一線希望,服務需求亦穩步增加,盼醫管局投資在其他聯網醫院處理異基因移植手術,並希望引入其他高層次的細胞治療技術來港。

今年11月將退休的李國維,還沒意欲離開「戰場」,坦言已參加退休後重聘計劃,「80%時間投入(兼職)工作」。

對於近日有醫護人員在醫院舉行靜坐集會,他認為醫院不是談政治的地方,擔心會為病人增添心理壓力,但他並不反對同事到遊行或衝突現場擔任急救隊伍,尊重工餘時大家的自由。他又提到,早前機場受影響取消航班,正好有骨髓從外國運到港,令同事憂心不已,幸好最終順利運到醫院,他希望今次社會事件能夠平息。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