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22日
醫院管理局行政總裁梁栢賢(PY Leung)工作至月底,8月1日起退休。在公營醫療系統34年的他形容自己「一生人都係環繞着應急同危機處理」。何解?從1996年出任衞生署助理署長,到2010年當上醫管局總裁,期間出現無數食物衞生問題和醫療事故,他都有份「拆彈」,最難忘是2003年沙士一役,當年負責指揮封鎖重災區淘大花園,安排居民搬遷往度假營,還有每日開記者會交代疫情進展,至今仍歷歷在目。
PY是政府醫療系統的「拆彈專家」,問到近月香港因反對修訂《逃犯條例》引起的社會危機,應如何拆彈時,他指以前的危機與現在很不同,「第一個係scale(規模)唔同,第二,我哋有清晰嘅目標、目的點處理,但係而家嘅情況真係複雜好多……我哋以往處理crisis(危機),舉例醫療事故咁簡單,第一樣要知道點解事情會發生?原因係咩?呢樣好重要,然後就係點樣去交代。」
談修例不想有人受傷
他說︰「而家香港環境從醫管局(角度)睇好難分析,因為呢個係比較高層次嘅問題。」並坦言現在最擔心的是:「如果一些大型衝突有人受傷,甚至用一啲燃燒物品令好多人受傷,係最唔想見,就算係警察,或者示威人士,好多都係年輕人,諗到佢哋受傷係一啲永久性嘅傷害,最唔想睇到。」他希望事件盡快得到解決。
對於有網民指有示威者在沙田威爾斯親王醫院求診時,因被當值醫護人員洩露資料而被捕,PY予以否認:「冇咁嘅事,如果有真實具體個案,我哋會跟進同調查。」問到現在最大憂慮,會否是市民受傷也不敢到醫院求診?PY說:「係擔心嘅,亦都唔希望見到,我哋嘅職責就係救人,如果佢係需要服務,而因某種原因嘅擔心,唔接受服務延誤醫治,我哋係唔想見到。」他補充︰「前線醫護人員對病人私隱知道分寸喺邊,嚟睇症問多兩句點受傷,因為對治療有幫助,多問少問係好專業判斷,最重要係點樣醫好個病。」
寄語接班者:智慧在民間
拆彈專家背後壓力也不少,PY自言每逢發生醫療事故,晚上就會失眠,因想到第二天要向公眾交代,壓力便很大;不過,自從一位神父跟他說︰「你咪好似醫院交更咁,將事情交畀天父睇住先,畀自己好好瞓一覺,起身再處理。」自始他就安心睡覺了。
至於醫護界工作前景,PY承認2010年上任現職時,已有人手少、士氣低及工時長問題,到今日仍未解決,但情況有改善,也有實行連串措施,他謂:「例如5年可升做顧問醫生,護士懷孕32周唔使當夜班等。」又指雖然未必處理到人手供應,但至少加強待遇及福利,以及認同前線困難,讓同事看到醫護界未來有前景。
回顧人生上半場,如何評價自己的工作表現?他說應由工作夥伴「畀分」,笑言自己「唔一定好高分,好有信心合格」,又謂:「錯誤嘅決定其實日日都有,但我哋錯得快就改得快。」對於有何寄語給接班人高拔陞,PY稱︰「不一定要跟足前人,要用自己本質做管理,建立與同事間的信任,多接觸前線。」其後加多一句「智慧在民間」。問到退休後去向,他說會先休息,再思考60歲後的生活。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任達華內地遇襲腹手中刀 返港留醫IC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