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9年4月27日

人言人語

心理學家教冥想 放下執着尋回自我

香港生活節奏急促,大家整日忙着追逐不同目標,靜下來思考人生的時間不多;我是陳健欣(Peter),求學時期接觸到靜觀冥想的好處,認為值得推廣,去年大學畢業前夕,與朋友成立有關的團體,冀藉此改善港人精神健康;這活動或令人與宗教儀式扯上關係,可能被質疑「得唔得㗎」?其實冥想本身對身心健康大有幫助,放下執念,安於當下,會更加認識自己。

我自小喜歡研究人性,中五時首次接觸靜觀冥想,惟認識不深,大學二年級到英國牛津當交換生,因文化差異,加上英語不佳,初時完全無法融入當地社交圈子;外國同學問我「How are you」,香港學生自幼學到的「標準」答案,是「I am fine, thanks」,原來對外國人來說,這樣答代表話題終結,不想再交談下去。

「從何時你也學會不要離群,從何時發覺沒有同伴不行」,藝人陳奕迅的《任我行》這兩句歌詞,正好道出我當時心聲;獨在異鄉,生活難適應,學習壓力亦大,且本身性格一向較悲觀,情緒問題一觸即爆,幸好未幾找到解藥,就是當地相當流行的靜觀冥想工作坊,由專業導師帶領,訓練打坐和專注呼吸。

與信仰無關 助平靜情緒

這活動往往令人聯想起宗教,惟近年很多心理及科學研究均顯示,即使跟信仰無關,冥想也有助平服情緒,提升毅力。從前我性格急躁,做事總是三分鐘熱度,最初學習靜心殊不易,幸好日子有功,慢慢感受到自己的改變,偶爾心情有點灰,去公園閒逛一下,看見漂亮的青草和陽光,便頓覺世界真美好,豁然釋懷。

我在大學主修心理學,畢業後似乎適宜當臨床工作,卻有感傳統治療重點都是處理精神方面問題,而主流的冥想治療,一般用作對抗抑鬱症,防患於未然,我想從源頭入手,照顧「正常人」的精神健康,去年畢業前小試牛刀,在大埔舉行靜觀冥想講座,反應不俗,得知這門生意有市場,遂全情投入創業。

有心理學家不做,走去「教人打坐」,親友難免有意見,尤其他們不了解冥想,有舊同學更一度以為我入了邪教,反而母親甚為支持,因她親眼見證我的改變;某程度上,冥想就是當個絕對的觀察者,像看電影般,純粹看着銀幕上畫面,不會期望改變它。正所謂旁觀者清,別人有困難時,我們懂得給予建議,可是當同樣難題發生在自己身上,則方寸大亂,這正是佛家所云「我執」的概念,意指眾生無明苦惱的來源。

在港生活,人人時刻搏殺,分秒追尋不同目標,「想要」往往就是形成「我執」的關鍵,一旦為了執着,大家都會奮不顧身地去追求,即使到後來或已不再喜歡;若一直害怕得不到,就會產生焦慮,陷入負面情緒,繼而作出錯誤決定。

由於我們生活的地方是這樣一個目標導向社會,總有許多人對現狀不滿,為達目的,背後充滿計算,甚至戴着面具做人,然而真正性格無得變,始終會露出馬腳;冥想其中一個概念是,幫助我們對抗這些慾望。也許有人覺得這門學問有點玄,對入門者來說其實不難掌握,常見練習是把專注力放到呼吸上,漸次提升;我很想推廣給更多人,讓大家短暫遠離喧囂浮華世界,重新尋回那個或許已經迷失的自己,做個最真實的人。

採訪、撰文:許鎮邦 

攝影:黃勁璋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