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7年12月7日

紀曉風 獨眼香江

禾花雀遭持續濫捕面臨滅種

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前日(5日)公布最新修訂的「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俗稱紅皮書),其中禾花雀(黃胸鵐)由「瀕危」調升至「極度瀕危」。

香港觀鳥會研究經理余日東指出,禾花雀面臨滅絕威脅,在14年內連升4級,消失速度史上罕見。若未能盡快遏止非法捕獵及實施適切的保育措施,禾花雀恐即將消失。

為盡快加強保護禾花雀,觀鳥會訂2018年為「國際禾花雀關注年」,將持續在本港及內地進行保育行動,並與國際合作,呼籲各地民眾一起參與保育禾花雀,承諾「不吃禾花雀」。余表示,前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高永文會以「香港禾花雀保育大使」身份參與未來的保育工作。

內地奉為「天上人參」

為配合行動,該會今年踏入秋季於塱原進行鳥類環誌工作,有系統地調查禾花雀及其他農地鳥種, 追蹤牠們的遷徙模式,包括時間及遷徙距離、種群數目及度冬地等等。在10月至11月期內,共在21隻禾花雀身上戴上金屬環及彩環,以便追蹤其移動及遷徙。

整個研究期間禾花雀穩定出現,但未能捕獲戴上腳環的禾花雀,意味牠們停留在塱原的時間很短,亦不斷有新的禾花雀抵達塱原補充體力。觀鳥會呼籲觀鳥者向他們滙報目擊環誌鳥類的紀錄。

禾花雀在六十、七十年代的中國非常普遍,甚至被視為害鳥,政府更鼓勵捕殺,直至民間流傳禾花雀有「天上人參」般的滋補療效,加上是特殊階層對野味消費的身份象徵,此後為禾花雀帶來滅門之災,過去數十年被大量捕殺。

內地於2001年雖列為廣東省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禁止捕獵,2016年進一步禁止市民進食,但仍有不法之徒偷賣。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