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1年10月21日

劉勵超 天圓地方

北部都會為新玫瑰園尋夢

香港過去半世紀土地供應追不上人口急速增長和經濟發展需求,突顯了土地規劃和不時檢討的重要性。期間政府制定了數次全港土地規劃及發展策略,包括1984年正值中英談判香港九七主權問題時制定的《全港發展策略》。1990年,距離回歸7年,港英政府仍決定進行一次全面檢討《全港發展策略》,原本擬訂未來20年的長遠規劃,結果用了長達8年時間,至1998年才由特區政府發表最後報告,令規劃的前瞻性大打折扣。

兩年後,2000年特區政府開展了香港回歸後首次名為《香港2030:規劃遠景與策略》(《香港2030》)的研究。研究初議報告書引言中,規劃署指出上一回的規劃檢討經驗顯示「過程過於繁複,以至檢討完成之時,所採用的假設有些已經過時。有鑑及此,我們應在更短時間內完成這次檢討。」然而,《香港2030》研究結果還是要用上7年時間才能發表最終報告,比上一次檢討只不過少了一年。2015年政府又開始新一輪檢討,要制定一個跨越2030年的規劃遠景與策略。《香港2030+》最終報告用了6年時間才剛於日前發表,同日還發表了《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

回歸以來,我們聽過不少規劃大計,看過不少研究報告,然而其中不少經歷兜兜轉轉,研究又研究,諮詢復諮詢,規劃再規劃,一波三折,甚至推倒重來。規劃師終日忙個不了,但24年來有多少大計能夠從規劃桌的圖則變為土地上的建設?1998年舊啟德機場停用後,土地用途一改再改,至今仍未完成全面發展;1998年政府宣布發展西九文化區,至今只有戲曲中心一個較明顯的地標落成;2006年的「香港仔旅遊發展」研究,至去年被重新包裝成「躍動港島南」計劃;2014年的「東大嶼都會」計劃現已演變成「明日大嶼願景」剛開始進行的研究一部分;2011年「優化土地供應策略」已包括維港以外填海和發展岩洞,但7年後政府又要社會來個土地大辯論,之後政府接納了土地供應專責小組的多管齊下土地供應選項建議,但社會爭議並沒有因此平息,予人「大辯論只是一場大龍鳳」的感覺。

再者,1999年《新界西北規劃及發展研究》完成後,洪水橋/廈村等新發展區本已有發展成「環保城」方案,結果又如交通燈般時紅時綠,發展步伐時停時復。隨着早前「前海擴展區」及《十四五規劃》大灣區發展方案出台,今年《施政報告》又拋出《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未知幾個新發展區是否又要作修改配合新發展策略。

「北部都會區」被視為20年內解決土地荒的救星和確保今後經濟發展的玫瑰園,但此都會區覆蓋土地面積多達300平方公里,佔特區面積約三成,並非政府可隨心所欲作畫的白布一幅,而是由山林農田魚塘、200多條原居民村落、用作各類商業用途的棕地、綠化地帶、已發展的新市鎮交織而成,持份者多達數百萬,很難想像政府如何平衡各方利益。

《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報告書》臚列的行動項目多達45個,有見上文列舉的多項規劃大計的折騰遭遇,政府能否落實所有行動項目,以及能否在20年內完成呢?就此報告書提出的10個「重點行動方向」之一是「改革行政機制及工作流程」,建議政府設立一個「高層次的政府專責機構」,全面統籌和執行規劃與發展事務、制定政策和監察實施,以及制定10年建設進度計劃。不過無論行政機構規格多高,沒有社會主流意見的認同,北部玫瑰園這個夢也難圓。

地政總署前署長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