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0年1月9日

2047「大限」地契到期 華坊倡避買受影響樓

本港將有大批物業的地契於2047年6月底到期,即中英聯合聲明中50年不變的限期,有業界人士估計,政府有逾九成機會以現有做法來處理2047年6月30日或之前到期的地契,但2047年7月1日起到期的地契,小業主或需要支付補地價才能續期,涉及補地價金額難以預計,故建議準買家應避免購買2047年7月1日起至2054年地契到期的屋苑,因樓價長遠可能會下跌兩成,而一些長年期的地契,距離到期還有一段長時間(例如2100年或以後),則屬上佳的投資選擇。

政府近年沿用2006年處理南區薄扶林花園地契到期的做法,讓地契免補地價續期50年,每年繳付相當於應課差餉租值3%的地租,並多番重申現時批出的土地之地契年期均超越2047年,強調「2047為本港地契大限」之說並沒有根據。發展局局長黃偉綸去年11月預計2021年分階段完成2047年6月底地契到期的項目資料,正探討簡化續期程序安排。

雖然政府大派定心丸,惟業界對2047年7月1日起到期的地契續期仍有保留。華坊諮詢評估高級董事梁沛泓指出,投資者應考慮地契屆滿的「年份」而非單單考慮年期的長短,其中2047年6月底或之前到期的地契,涉及之業主數目太多,在沒有預警的情況下更改續期做法,勢受到極大的反對聲音甚至令社會造成不穩,相信2047年6月底或之前到期的地契將沿用現有續期做法,涉及的屋苑不少為大型屋苑,例如西半山寶翠園(2030年到期)和鴨脷洲海怡半島(2040年到期)等。

補地價涉市值33至50%

至於2047年7月1日起到期的地契,梁沛泓稱,屆時地契到期的高峰期已過,亦超過《基本法》提及「五十年不變」的時間,政府處理地契續期時,可能會考慮更多因素,例如做法是否和內地的安排一致、當時政府的財政負擔和能力,以及政府對社會財富分配的考慮,梁沛泓估計,免補地價續期的機會降至七成,小業主隨時要支付市值33%至50%的金額作為補地價。

華坊諮詢評估指出,其中9個港島區包括跑馬地禮頓山(2048年)等屋苑的地契於2048至2054年期間到期,梁沛泓認為,現時此類屋苑的租金賬面回報率仍與同區其他屋苑相若,除非政府確認2047年7月1日起到期的地契,續期時毋須補地價,否則若以「現有建築物的價值不納入補地價計算」和「政府未必會估足市價」等因素作估算,2047年7月1日起地契到期的屋苑,樓價長遠須下跌兩成,才能反映補地價因素,建議準買家應避免購買此類屋苑,惟若鍾情相關的屋苑,可以考慮風險後以自己覺得合適的價錢入市,甚至在淡市時以補地價風險等向業主要求更多折讓。由於距離地契到期仍有約30年時間,梁沛泓建議,現有業主毋須急於出售手上的單位。

對比起受補地價陰霾影響的屋苑,梁沛泓相信, 一些地契年期超長的屋苑,地契動輒逾2100年以後才到期,例如2134年到期的鰂魚涌康怡花園,以及2899年才到期的鰂魚涌太古城等,現階段受補地價因素的影響較小,「當然是上佳的投資選擇」。

香港「五十年不變」日子過了未夠一半,梁沛泓坦言「如果我是港府,也許使用拖字訣,以免影響將來政策靈活性」,惟認為若補地價政策一直不明朗, 2047年7月1日起地契到期的屋苑,樓價中長期會較其他類型住宅落後,建議政府未來兩至三年盡快提出各種續期可能方案,讓市場逐步反映補地價風險。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