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4日
「立場新聞」被控串謀發布煽動刊物案昨天踏入第51日審訊。控方早前質疑涉案文章〈2020香港新詞〉欠事實基礎,把個人意見寫成事實;辯方昨按文中提及的「新詞」逐一提供例子佐證,例如文章開首提及「2020就是1997,是真正回歸」,直言劉兆佳、吳秋北、譚惠珠也曾有相關說法,形容《港區國安法》助香港「二次回歸」。
劉兆佳譚惠珠曾言2020二度回歸
〈2020香港新詞〉作者為資深傳媒人區家麟,他在文中寫到「2020也是2047,五十年不變已經變種,『一國兩制』確診,插喉彌留」。控方質疑寫法意指《港區國安法》令「一國兩制」不再。辯方資深大律師余若薇表示,對《港區國安法》的憂慮非區家麟獨有,重申已提出大律師公會曾多次就新法例發表聲明、美國商會調查顯示近六成會員憂慮有損營商環境、施覺民辭任終院非常任法官等例子。
文中提及的「新詞」包括「武肺」,形容疫情下「戰狼自信滿滿」、「新冷戰展開」。辯方稱,「戰狼」、「新冷戰」兩詞均非區家麟自創,例如時任外交部部長王毅曾提出「新冷戰」之說,區家麟只是「執王毅口水尾」,而且外交部發言人也多次提及「戰狼式外交」。文中又指「『限聚』無盡期,宰殺集會」,辯方引述保安局局長鄧炳強承認,疫情下警方沒發出過不反對通知書。
此外,文中寫到「暴政之下,香港出現第一代政治犯、第一代流亡群體」,辯方認為事實基礎呼之欲出,描述流亡的從政人士。文中又以「難民」形容本港移民情況,港人面對英國嚴峻疫情仍選擇移民當地,「苛政猛於武肺」。辯方指立法會議員容海恩亦曾在立會問及勞動人口流失;民建聯創黨主席曾鈺成接受專訪時說,應反思移民潮從何來。
鍾沛權:當權者應反思「難民」
被告之一、「立場」前總編輯鍾沛權認為,「難民」一詞反映當權者應反思,為何有人因政治原因而不顧一切選擇移民。
就文中提到「『國安』法律武器橫空出世」,辯方引述前運房局局長張炳良曾用「武器化」一詞形容《港區國安法》,籲政府應慎防該法例「武器化」。文章寫到「白色恐怖」,辯方以多個公民團體解散作例。文中提及舊詞新義的關鍵詞「送中」,「港警合謀,『送中』成真,十二港人人間蒸發」,辯方引述《信報》12港人報道同以「送中」字眼為標題。
區家麟在文章中又表示,「『DQ(褫奪議員資格)』常態化」,「人大常委一聲律令,眼中釘頓失議席」。辯方呈上2020年7至11月被取消資格的立法會選舉候選人和立法會議員,指人大同年11月就議員資格問題作決定,因此時任議員楊岳橋、郭榮鏗、郭家麒及梁繼昌即時喪失議員資格,反駁控方早前提出DQ為何牽涉中方、人大常委的質疑。
描述教育政治正確有跡可尋
就文中圍繞教育範疇寫到,「教師教材不夠政治正確、考題傷害民族感情,通通DQ」。辯方以同年工聯會設熱線檢舉不良教師、時任教協副會長田方澤受訪稱,教師擔心因政治立場被「起底」,憂推介給學生的課外讀物如《1984》成禁書、文憑試歷史科中日關係試題取消為例。案件今日續審,辯方稱今將完成覆問。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趙家賢抨本土派為達標拉倒泛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