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2年1月13日

林鄭倡政策局13變15 換屆前通過
擬設副司長 3月交候任特首考慮

本屆政府任期餘下不足半年,特首林鄭月娥在新一屆立法會首次會議上公布重組政策局方案,建議包括增設由民政事務局分拆出來的文化體育及旅遊局、由運房局分拆出來的房屋局,食衞局則變成醫務衞生局,食物政策撥歸易名後的環境及生態局等,同時設立副司長職位。林鄭認為方案令政務司司長與財政司司長分工更平均,冀立法會在6月前通過方案,由下屆政府起實行。

新增文化體育旅遊局

方案令現時13個政策局增至15個。新增的文化體育及旅遊局,會接管現時民政局負責的文化、藝術和體育事務,加上現由商務及經濟發展局負責的電影、創意產業和旅遊事務;民政局重新定位,檢視青年發展藍圖及區議會未來,兼顧現由勞福局負責的婦女政策和社區共享基金。由運房局分拆出來獨立成局的房屋局,則負責主力加快建設公屋、監察私人住宅市場並督導房委會、房屋署措施;易名為運輸及物流局的「運物局」專管海陸空交通及物流發展。

同時,食物及衞生局會改名為醫務衞生局,專責醫療和衞生政策,包括應對疫情、更新公共衞生策略、醫院和中醫藥發展及推動生命健康科技產業。現時食衞局負責的環境衞生、食物安全、漁農及禽畜公共衞生等,由現稱環境局、將來改稱環境及生態局負責,「環生局」同時會接管政府天文台,並落實都市固體廢物收費、現代漁業可持續發展等。

部分政策局亦有變動,如創新及科技局改稱創新科技及工業局,着眼推動創科應用及智能生產的再工業化,推動創科產業鏈,當中覆蓋科研、融資、生產及市場化,包括考慮如何在「北部都會區」的新田科技城引進更多先進製造業用途等。同時,目前分散的人力發展、扶貧、退休保障會統整撥歸勞工及福利局。

政務司財爺分工更平均

相應政府部門將會隨政策局負責範疇有變而有所調動外【見圖】,林鄭亦建議可設立副司長職位,以推進和協調北部都會區及「明日大嶼」計劃,同時從高層次協助跨局政策制定工作,特別是國家安全、氣候變化及人力政策。將來15個政策局,9個由政務司司長監督,6個由財政司司長監督,現由政務司司長負責的運房局,將來分成「運物局」和房屋局後,撥歸財政司司長負責。

林鄭解釋其方案時稱,「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政府架構理順後有助推動政策創新和提升管理,而且兩名司長分工更平均。她續謂,3月選出下任特首後,會把建議方案和議員意見交候任特首考慮,冀立法會於6月初前完成審批,確保新政府架構可由7月1日起運作。至於是否設副司長,則因涉管治風格問題,應留待候任特首考慮,她亦相信,下屆政府組班會較她容易,因「熱廚房」已降溫,並透露當初她組班時,有人形容立法會很「難頂」。

被問薦才 民建聯稱太早

議員普遍歡迎林鄭建議的重組政府架構方案。惟民建聯主席李慧琼認為,房屋局應與發展局合併,減少開發土地及建屋時間,而由環境局吸納食環署未必最適合,反而與民政局有更高配合度。至於民建聯會否再推薦成員加入問責班子,李慧琼稱重組架構還未落實,目前「太早去講」。工聯會麥美娟認為最重要是找到合適人選,希望新架構可吸引有志之士加入政府。曾任食衞局政助的陳凱欣稱,歡迎拆局令政策分工更細緻,但指架構重組最終由下屆政府決定,現時當局應先應對疫情。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