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1年3月25日

專訪

張炳良:直選議席未歸零 泛民應參政
中央出手修例 普選目標尚存

中央出手大改本港選舉制度,有民主派人士預視今後參政空間遽減,傾向不參與改制後的下屆立法會選舉。曾經是民主黨創黨副主席的教育大學公共行政學研究講座教授張炳良表示,《基本法》依然訂明循序漸進達至最終普選的目標,如果泛民政黨研判香港長遠仍會以選舉為制度基礎,加上新制度下直選議席未至「等於零」,從本港民主派過去40年的發展來看,「我覺得繼續參與(選舉)是順理成章」。

籲新制度下覓生存空間

張炳良接受本報專訪時稱,民主派政黨是否繼續參選,端視乎他們如何評估在「新制度、新形勢」下的發展和生存空間,認為泛民必須全面思考,希望今後在香港政治與管治上起到什麼作用。

他指出,無論人大常委會將定出立法會3種選舉途徑所佔議席比例為何,《基本法》規定循序漸進最終達至普選,「即係話普選係重要,要視乎人大常委會定下的新制度,會不會仲有空間提供一個邁進的前路,會逐步提高普選成份。」他舉例,即使選舉委員會須長期存在,到某階段會否演變成只提名立法會參選人,議員最終仍然是由全民普選產生。

促思考早期民主派初心

張炳良續說,如果看到香港政制終須朝往擴大普選比例的方向走,「咁從政黨嚟講,佢成立係為選舉,就永遠都有生存發展空間。政黨更應該全面地、不只專攻地區的普選,而係功能界別等等咩都去考慮。」

於八十年代加入議政團體「匯點」的張炳良,其後成為民主黨創黨成員,並在九七回歸前出任立法局議員。他憶述,香港第一代民主派人士大體從七十年代逐漸冒起,早期未有「民主派」概念,大多是搞工會和學生運動,當年選舉制度尚未成形,即使是區議會初時也僅有少數民選議席,「第一代的民主派人士都認為值得參與,他們當年不知將來選舉制度點變化,更冇承諾會有普選,他們當時憑咩參選呢?就算係傳統左派,當初喺香港參選又係為咩?」

拒推翻憲政秩序即忠誠

他認為,儘管下屆立法會直選議席減少,「但係咪等於冇?唔係零喎。你話起到幾多作用,就算現屆立法會泛民未總辭時,都係三分之一(議席)多少少,亦經常說他們是少數派。如用這種說法,你再少都係少數派啫。」他強調,要實際發揮政治影響力,也在於民主派政策主張能否獲多數民眾認同,「在我嚟講,空間永遠喺度,雖然多少會受制於制度設計,但視乎參與的人點運用智慧、技術。」

問到民主派日後角色是否僅限「忠誠反對派」,張炳良分析,北京重申必須承認《基本法》下的憲政秩序,所謂「忠誠」是針對現有憲制,「如果做體制內反對派,即係你並非諗住革命或推翻憲政秩序、不否定《基本法》,咁好自然就係忠誠」;又指出中央劃下國家安全紅線,包括不得勾結外國勢力或尋求制裁、不能否認國家對香港主權、不可作出違反國家民族利益行為等,「以我觀察的泛民主派,他們都唔應該係否定這憲政秩序、或否定中國主權。對他們而言,從來都不應視自己係不愛國。」

採訪、撰文:羅奕熙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