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12日
新一份《施政報告》出爐,民主派議員一如近年慣例給予負評,惟有政黨贊同報告部分內容,未有就致謝動議明確表態,目前僅得公民黨篤定反對;加上早前多人被褫奪議席令泛民喪失分組點票否決權,故在建制派普遍支持下,林鄭月娥首份「成績表」有望成為9年來首份獲通過致謝動議的《施政報告》。
公民黨不支持:用民生收買人心
公民黨黨魁楊岳橋批評,《施政報告》無具體回應及處理司法獨立、律政司檢控角色和言論自由等牽涉港人核心價值的問題,質疑林鄭有心把特首角色「市長化」,把政治責任外判予中聯辦,實際上是「志在求易、事事避難」。陳淑莊亦指報告思維是「用民生收買人心,以經濟粉飾太平」,目的是製造有利條件為日後落實《基本法》23條立法和「一地兩檢」鋪路。對於公民黨會否支持致謝動議,楊岳橋笑着反問:「CP(公民黨)有試過咩?」
民主黨涂謹申表示,若林鄭堅持要在「8.31」框架下創造有利環境才推動政改,效果將是緣木求魚。民主黨主席胡志偉亦批評,林鄭把激發社會矛盾的原因說成是佔領運動引起是倒果為因,對社會深層次矛盾「斷錯症」。至於民主黨會否支持致謝動議,胡志偉認為要視乎林鄭這幾天的說法,再在中委開會商討,除非她能清晰釋除疑慮,否則對報告仍有保留,「起碼要對社會撕裂斷症」。
專業議政同樣表明,稍後再討論會否支持致謝動議,強調各人代表不同界別,或有不同立場,難以統一地就整體《施政報告》內容評分。不過,相對其他民主派議員,他們的批評力度已弱得多,甚至多次讚揚當中的措施。
衞生服務界李國麟直言,這份報告可見政府思維改變甚大,不但以大篇幅談及衞生議題,更採用「基層醫療健康」字眼而非只是「醫療」,可見是有意做到治療及健康管理並行。
建制派則明顯支持今次《施政報告》,民建聯讚揚林鄭敢以新思維嘗試解決積壓多時的舊難題,例如交通費貴、建立置業階梯等。對於23條立法,李慧琼認為立法「冇得避」,但認同林鄭先處理經濟和民生問題,為社會有共識處理爭議性議題創造條件,又稱民建聯會支持致謝動議。
自由黨讚5至10年來最高分
自由黨主席張宇人形容,這份《施政報告》甚至值得被評為近5至10年來最高分,但不會給予滿分,因仍有空間改善。而即使報告未有就取消強積金對沖訂下時間表,工聯會黃國健亦稱,政府已多次重申取消對沖立場,因此相信對方不會走數,期望可如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早前所言,年底推出新方案。至於新民黨主席葉劉淑儀評價報告為「一定合格、有60分」,表明特首撰寫報告「冇功都有勞」,自己會一如既往投支持票。
《施政報告》公布後,傳統上均會由內委會主席提出致謝動議,故須經分組點票方可通過,但自前任的曾蔭權於2008年《施政報告》獲合共47票支持、7票反對,高票通過致謝動議後,其後9年的8份《施政報告》,均在泛民不支持下遭否決。不過,6名民主派議員因宣誓案而喪失資格,現時建制派在地方與功能組別,分別有16及24席同樣過半數;前特首梁振英任內5份《施政報告》均未獲通過致謝動議,林鄭今次則可望「攞頭彩」,首份報告獲多數議員致謝。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簡短讀完無眼瞓 溫和抗議不衝擊 |
上一篇: | 「低津」變「職津」 放寬入息限額 一人戶可申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