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月2日
各位「巴打」相信都知道,財技是一門博大精深的學問,阿里巴巴集團創辦人兼主席馬雲一句「芝麻關門」,高賣低買私有化從事B2B的阿里巴巴網絡,母公司再把業務「打包」在美國整體上市,得以登上中國首富的寶座。
可是,馬雲「凳都未坐暖」,首富寶座就要拱手讓人,此人並非其他人,而是高仁拆解過的漢能薄膜發電(00566,前稱漢能太陽能)大股東兼主席李河君。人紅自然是非多,中國新首富財技即被翻舊賬。
阿里巴巴集團去年「棄港投美」,9月19日在美國上市,首天股價表現有聲有色,讓馬雲身家一夜暴漲;同年9月23日的胡潤百富榜上,馬雲就以1500億元財富首次晉身首富,而被指為「大黑馬」的漢能李河君則以1250億元人民幣初次進入前三名。
此消彼長 李河君趕過馬雲
近日,國家工商總局公布一份名為《關於對阿里巴巴集團進行行政指導工作情況的白皮書》,聲稱阿里系網絡交易平台存在主體准入把關不嚴、對商品訊息審查不力、銷售行為管理混亂等五大問題。
言下之意是,抨擊阿里巴巴旗下淘寶的正貨比率不足,賣假貨情況嚴重。受到消息拖累,集團股價急跌超過4%,市值蒸發了110億美元;其後,阿里巴巴公布業績遜於預期,股價再勁跌近一成,市值進一步蒸發。
這邊廂,馬雲因阿里巴巴股價下跌,身家縮水至1760億元人民幣;另一邊廂,李河君的漢能薄膜發電單日暴漲逾一成,以其持股計算,加上個人持有水電站、地產及能源資產,財富上漲至2000億元人民幣。
此消彼長之下,內地媒體紛紛大膽猜測,漢能李河君的個人身家,可能已超越阿里巴巴馬雲,成為中國的新首富。
俗語話:「人怕出名豬怕肥。」當李河君剛剛奪得中國新首富稱號之際,「老外」報章即翻出的財技舊賬,質疑漢能集團與旗下上市公司漢能薄膜發電,可能存在不尋常做法。
「左手交右手」進化版
該份全淺橙底色的「老外」報章(各位「巴打」應該都估到)指出,漢能薄膜發電主要銷售用於生產太陽能電池板的設備,過去3年盈利水平「驕人」,純利率超過50%。集團自去年初以來上漲逾3倍,市值高達180億美元,為其最大對手美國薄膜太陽能電池生產企業First Solar的3倍,也超過中國所有其他太陽能上市企業的總市值。
該報翻查財務報表發現,漢能薄膜發電自從2010年以來合計實現148億元的營業額,幾乎全部是來自持有其73%股權的母公司漢能集團。漢能集團旗下9家工廠作為主要客戶,集團主要向這些工廠供應薄膜太陽能電池的生產設備。
據稱,該報通過對漢能薄膜發電與這些工廠的賬目分析,發現兩者間的設備資金支出存在頗大出入。此外,漢能薄膜發電與母公司之間關聯交易,營業額中只有35%已經結賬(噢!原來不單只國企才只有「媽媽好」,民企亦然),其餘均被列為應收賬款。
「高仁指點」話你知,高仁於2014年2月的「漢能『太陽能電筒』」一文之中,早已有所提及:
「漢能太陽能業務的經營模式,集團唯一客戶就是母公司,而母公司又是集團的供應商之一,正如『太陽能電筒』一樣,有『光』(母公司支持)的時候就會『着』(有收入),冇『光』的時候就不會『着』,顯示母公司的支持非常重要。」
這可能是「左手交右手」的進化版,母公司或許擔心「人頭」難以控制,遂由自己擔當供應商及客戶的角色。其好處是集團已說好兩者的關係並不獨立,業績要自行判斷,投資者(及bankers)「願者上鈎,與人無尤」,管理層更加毋須為事件上身。
對於是次「老外」報章好像哥倫布「發現新大陸」般,翻出漢能薄膜發電的財技舊賬,高仁只好慨嘆「老外」不諳中文確實「走寶」,錯過了高仁的精采文章。
若果「老外」需要「補補腦」,不妨買返一本高仁著作《財圈識真假》再翻譯成英文來看,一定得益匪淺。最後,高仁修改一下內地同胞的網上名句:「蒼井空是世界的,財技是『巴打』的!」
本欄逢周一刊出
歡迎交流上市公司的財技個案及招數,請電郵至[email protected]。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超大農業讚而遠之 |
上一篇: | ES標指1813忌失 |